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08|回复: 4

被病毒困扰的只有人类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5 05:02:33 | |阅读模式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Brightwell 于 2020-4-25 05:07 编辑

人类感染病毒后不及时干预会造成疫情爆发,shanhu也是如此。

随着全球生态遭到破坏,海洋环境的不稳定,shanhu病害也日益严重。全球已高达75个国家的shanhu礁超过200种shanhu发生过病害感染事件。

WechatIMG1348.jpeg

受到病害的shanhu特征一般为病毒感染,会引起shanhu细胞溶解、骨骼损伤、细胞融合,对细胞的损害为细胞膜完整性、氧化应激以及基因组的破坏。

一般症状为组织脱落、骨骼裸露,而裸露的部分会快速被海藻或沉淀物覆盖,导致损害无法逆转。一般先受感染部位是底部,然后蔓延到顶端。

例:鹿角杯形shanhu接种溶shanhu弧菌后

1.png
(a)健康shanhu
2.png
(b)感染后7天,15-20%组织脱落
3.png
(c)感染后10天,40-50%组织脱落
4.png
(d)感染后14天,90%组织脱落


shanhu疾病一般具有突发性,可让shanhu短时间内大量感染甚至致死。

比如健康鹿角杯型shanhu感染shanhu弧菌14天后90%组织脱落。

shanhu礁本身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所以shanhu组织感染疾病会减少shanhu覆盖,减少了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而裸露部分一旦被藻类覆盖但食藻动物减少,会让藻类快速繁殖并主导了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优势物种也从shanhu礁变成了藻类。

目前shanhu病害发现了约40多种。在我国南海,6个主要shanhu生长海域中共发现了14种shanhu出现了9种不同症状的疾病,包括白化、白斑病、黑化、黄色炎症样、病症、粉红颗粒状综合症等。

比如永兴岛普哥滨shanhu感染黄色炎症样疾病和黑带病,中沙洲海域鹿角shanhu感染了黑化白化和粉带疾病,西沙洲海域菊花shanhu发生白化,石岛的菊花shanhu白化,澄黄滨shanhu感染粉化、白化和白斑病,南沙洲海域扁枝滨shanhu白化和白斑病,澄黄滨shanhu感染粉红色线状综合症、粉红颗粒综合症和白带病。

shanhu主要有6种疾病,包括白色瘟疫、白带病、白斑病、黄带病、黑斑病和黑带病
白色瘟疫(white plague)

分别有3种类型,分别为白色瘟疫-I,II 和III。I 型最弱,死亡率为20-30%,但能感染13种shanhu,能感染任何部位。II型中等严重,但能感染shanhu种类最多,可达到40种(块状,皮壳状shanhu)。最早在1977年佛罗里达南端群岛发现  。

白.png

a.感染后第2天,碎片右下部出现组织脱落; b.感染后第3天,显示出平滑的病变线;c.感染后第4天,病变扩大到shanhu整体;d.感染后第5天,shanhu虫死亡率达到100%。(Dustan, et al. 1977; Clemens, 2015)

白带病(white band disease)

症状与白色瘟疫相似,但白带病仅在鹿角shanhu中发现而白色瘟疫中没有。疑似来源是鲨鱼弧菌。有白带病-I型和II型两种,症状为被感染的组织脱落,骨骼裸露与健康的组织形成明显的条带状。1970年首次在鹿角shanhu中发现。

5.png
                  鹿角shanhu(A.cervicornis)                        
6.png
鹿角shanhu(A. palmata)
(Bythell, et al. 2004; Randall, 2015)

白斑病(white pox disease)
1966年首次在佛罗里达南端群岛的鹿角shanhu中被发现,病原体是马氏沙雷菌。症状表现为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明显白斑,感染处组织脱落,能扩散感染到周围的shanhu。鹿角shanhu受到白斑病的威胁最大。


7.png
鹿角shanhu(A. palmata)
(Patterson et al, 2002; Sutherland et al. 2004)

黄带病(yellow band disease)

1994年首次于佛罗里达的shanhu体出现黄带病。近年来由于水体环境变化(比如海水升温或者富营养化,shanhu受到环境胁迫),shanhu宿主中的细菌与虫黄藻发生竞争,细菌通过杀死shanhu共生虫黄藻,使shanhu失去由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来源导致shanhu“饿死”。症状为圆形、苍白、半透明的shanhu组织,或者在shanhu体边缘出现白色组织的窄带。随着疾病不断由中心点向外扩散,中心被感染的组织死亡,表现为大斑点或大片白化和泛黄的组织。

8.png
(Gil-Agudelo, et al. 2004; Randall, et al.2018)

黑斑病(dark spots disease)20世纪90年代在哥伦比亚首次发现了黑斑病。其症状表现为正常shanhu组织表面出现圆形或细长条带状的黑色或棕色的斑。感染组织脱落,裸露出的白色shanhu骨骼。部分黑斑扩散,裸露骨骼与活的shanhu组织由黑色的环形条带分开。黑斑病是目前了解相对较少的一种shanhu疾病。一种观点认为哥伦比亚shanhu礁感染的黑斑病是集群分布的。

9.png

黑带病(black band disease)
1973年首次在伯利兹的shanhu礁上发现黑带病。shanhu黑带病感染传播速度很快,而且具有季节性。病症通常初始出现黑色或红色的小块,随后表面可能形成白色斑点,或密集的白色斑块以及形成大约1mm的黑带,沿着水平方向扩散,shanhu组织脱落,骨骼裸露,健康组织和白色骨骼之间出现明显黑带。黑带病更容易感染块状shanhu,往往发生黑带病的shanhu礁海域,最后均可能变为鹿角shanhu为优势种。

Screen Shot 2020-04-15 at 20.19.34.png
沙shanhu(Psammocora haimiana)
(Richardson. 1997;Kuta. 2000;Montano,2014)

人类疫情会获得极高的关注,而海洋中的病毒同样不可小觑。

WechatIMG1349.jpeg

本文非常感谢中科院南海所许先生的鼎力支持!

关注BW水族科技
152229vzzzgqxfefn3n4qn.jpg
与世界顶级水族WWC一起使用BW产品

WechatIMG33.jpeg





发表于 2020-4-25 06:27:12 来自手机 |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好文字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8:22:22 来自手机 | 来自: 加拿大
发表于 2020-4-25 09:04:50 来自手机 |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09:42:19 来自手机 | 来自: 加拿大
jianghaishui 发表于 2020-04-25 09:04
一边说是病毒感染  一边又说感染的是细菌  呵呵了

都是病,都得治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4-10-7 13:23 , Processed in 0.0862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