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724|回复: 35

珊瑚的介绍、分类及图鉴(摘自台湾海洋生态资讯学习网,整理中,跟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17: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4:02 编辑

该网站现在好像登录不进去了,所以把以前做成文档的资料跟大家共享一下,版权归该网站所有,呵呵。
    在分类上,广义的珊瑚包括两大部分:①水螅虫纲(Hydrozoa)的多孔螅目(Milleporina)和柱星螅目(Sty-lasterina)。它们群体生活,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个世代。水螅型时期身体具有钙质骨骼。从距今 6亿年前至今都有生存。②珊瑚虫纲(Anthozoa)的四放珊瑚亚纲(Tetrecorallia)、六放珊瑚亚纲 (Hexacorallia)、八放珊瑚亚纲(Octocorallia)和床板珊瑚亚纲(Tabulata)。
    珊瑚纲(学名Anthozoa)是腔肠动物门刺胞亚门的一个纲。例如海葵、石珊瑚、红珊瑚和已经绝灭的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等,全为海生。(苍珊瑚目HELIOPORACEA)

中文学名:珊瑚虫纲  
英文学名:corals and sea anemones
拉丁文学名:class Hydrozoa  
中文俗名:珊瑚虫纲
命名者 :
基本特徵 :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六放珊瑚亚纲,上皮神经叶,胃层神经叶 ,双极神经元,突触传导 珊瑚蟲綱全部是水螅型的單體或群體動物,水螅型結構比水螅綱複雜,身體呈八分或六分兩種對稱的輻射,因此珊瑚蟲綱又分為八放珊瑚亞綱和六放珊瑚亞綱,珊瑚蟲的口部體壁內陷成口道,胃腔中體壁的內胚層向心延伸形成隔膜,肌肉發達,中膠層中有細胞存在,生殖細胞來源於內胚層,多種可以形成骨骼。八放珊瑚具有八隻類似羽毛的觸手,六放珊瑚具有六隻(或六的倍數)簡單的觸手。珊瑚個體多數呈柱形,柱的長短因種類及生活環境而不同。身體以基盤固著在岩石,沙底,貝殼,或其他物體上。游離端為口端,口端向外擴展形成口盤,口盤周圍有一圈或多圈觸手,觸手中空,呈指狀。口盤中央為裂縫狀的口,體壁由口向胃腔延伸,形成扁平的口道,或稱咽,口道的結構與體壁相同。八放珊瑚的口道一端具有口道溝,內有纖毛分佈。六放珊瑚的口道兩端均有口道溝,口關閉時,口道溝仍然開放,靠纖毛作用,使水流可以不停的流入或流出胃腔,以維持體內水的靜壓,完成呼吸作用,由於口道溝的存在,珊瑚綱動物的體制成為對稱的兩輻射。胃腔結構也比水螅體複雜,由體壁的內胚層有順序的向胃腔延伸形成許多隔膜,將
生態習性 :珊瑚蟲綱的動物全部屬於海生動物,且大多數的種類都能形成骨骼,骨骼的形態、部位、成份等形成方式在不同類群中均不相同。八放珊瑚的骨骼多形成於體內,成份有角質也有鈣質,因此常被稱為軟珊瑚,全數行定著性的群體生活。六放珊瑚的骨骼都是由體表分泌形成,骨骼成份為碳酸鈣,骨質堅硬,因此常被稱為硬珊瑚,行單體或群體兩種生活。石珊瑚就是硬珊瑚中的造礁高手,它們所形成的石灰質骨胳不斷在淺海區堆積,並和其他形成鈣質骨骼的動植物--如軟體動物、腕足動物、棘皮動物、石灰藻等,一起經過地質年代的堆積作用,在海洋中建造出美麗的礁石和島嶼。八放珊瑚身體內部也分隔成八等份,有一條纖毛狀的管溝,全部行定著性群體生活,群體中的個體彼此獨立,個體間通過共肉彼此相連,彼此會相連成葉片形或枝幹形的外觀。六放珊瑚的隔膜較複雜,且具有兩條纖毛狀的管溝,通常行單體或群體的底棲或定著式生活,群體中的每個個體都很小,也有共肉相連,其中如有骨骼存在,則皆為包覆蟲體的鈣質外骨骼。
生殖行為 :珊瑚綱動物多數為雌雄同體,少數種類為雌雄異體,其生殖腺位於隔膜上,在縱束及隔膜絲之間形成長帶狀,生殖細胞來自內胚層的間細胞,但一般認為隔膜是不孕的,如果是雌雄同體的種,一般是雄性先熟,以避免同體受精。生殖細胞排到體外,在海水中受精,或在胃腔中受精,發育中經過浮浪幼蟲,再發育成成熟體。
生活史 :生活史中沒有水母型世代。
棲息地 :通常生長在水深0至5公尺的礁緣帶。
全球分布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0 金币 +80 收起 理由
咖啡驴 + 80 + 80 感谢整理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4:14 编辑

资料里常讲的分布地址墾丁國家公園位于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几乎占去了屏东所有的海岸线
墾丁國家公園.jpg
有去台湾台南旅游的可以去看看哟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13 编辑

珊瑚纲可分为6个亚纲:1、八放(射)珊瑚亚纲(海鸡冠亚纲)(Octocorallia); 2、六放(射)珊瑚亚纲(多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a);3、钝胶珊瑚亚纲(Ceriantipatharia) 又称黑角珊瑚纲;4、四放珊瑚亚纲(Tetracoralla) 已灭绝;5、菟海葵珊瑚亚纲(Zoantharia);6、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 已灭绝。
•   八放(射)珊瑚亚纲(海鸡冠亚纲)(Octocorallia)
它们的触手数和隔膜数是8或 8的倍数,全部为群体,具钙质或角质骨轴(共骨),共骨多由方解石骨针构成,其长度一般为0.1-0.5mm,形态多样,多呈不规则刺状体,少数种类,如现代的苍珊瑚(Heliopora),具管状外骨骼,个体间还发育许多小管,其中有水平横板,本亚纲化石很少,多保存分散的骨针从距今2亿年前(侏罗纪?)至今都有生存(有人认为在 4.4亿年前的志留纪已开始出现),如红珊瑚(Corallium)等。
    o海鸡冠(头)目(Alcyonacea)
海鸡冠(头)目.JPG
        中文学名:海鸡冠(头)目 拉丁文学名:Alcyonacea 中文俗名:软珊瑚目
     習性 :體內大多有蟲黃藻與之共生,彼此互相利用對方新陳代謝的產物,因此成長迅速,且能分泌大量鈣質以支持體型碩大的群體。
     棲息基本特徵 :1、個體為肉質的軟珊瑚,群體呈磨菇形或樹形。珊瑚個體集中在遠端,也可埋入膠狀的共肉中,具有分散的骨針。又分為有觸手,能獨立取食的個體,及沒有觸手或觸手不發達的管狀體,雖不能取食,但有助於水從群體間流過。2、其骨架缺乏碳酸钙成份。不像石珊瑚,软珊瑚一般均可蓬勃发展,在营养丰富的水域较少的光照强度。几乎皆可利用虫黄藻(Zooxanthella)作为一个主要的能源来源,其食物是水中自由浮动的生物,如盐水虾(brine shrimp)
     生態地 :喜歡生活在熱帶海域中,南台灣西南側海域5至20公尺深的海域(如墾丁公園海域)及綠島,三仙台等區是牠們棲息的天然樂園,往往覆蓋住大部份的礁石表面,形成特殊的軟珊瑚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17: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上图兄弟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17 编辑

o海鳃目(Pennatulacea)   
     中文学名:海鳃目 拉丁文学名:Pennatulacea 中文俗名:海鳃目
海鳃目.JPG    
    基本特徵 :海鰓目为单体状肉质群体珊瑚,由一柱状的初级轴螅体及分布在上面的许多次级个体组成。初级轴螅体的下端成柄状,用以固着在泥沙中;次级体呈放射状排列在初级体上,或向两侧平行排列,使群体成羽状;部分种类有钙质的中轴骨,存在初级螅体内,共肉中有分散的骨针,分布广泛
    典型物种:
    海鳃sea pen,形状像鹅毛,淡红或红紫色,长三四寸.生活在深海底,能发磷光.也叫海笔.刺胞动物门(Cnidaria)珊瑚纲(Anthozoa)海鳃目(Pennatulacea)300种海产群体无脊椎动物的统称。从两极到热带深浅海域均有分布。中央茎下部是柄,使群体固定在泥沙中。上部羽茎有水螅体,或分支而著生数个水螅体。中央茎是初级的水螅体,口和触手退化,仅剩一肉质茎,茎的中央有角质棒加固。茎的分支是次生的水螅体。群体上的水螅体有数个到35,000个。北美沿岸的海肾属(Renilla)呈扁肾形,所有水螅体都在上边。细柱形的海鳃可长到2公尺(约6.5呎)长,短的种类不超过20公分(8吋)。多数为黄、橙、红或褐色。由水螅体内部相连的空管中排出或吸进水。取食小生物。受刺激时多数能发光。次生水螅体有管状个员和独立个员两类。前者通过群体管系吸入水流,後者取食并能产卵和精。卵和精排出体外,在水中受精。浮浪幼虫约一周後固著於海底,发育成新群体的轴体。  在惠州学院的动物学实验室观察到标本。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26 编辑

o  柳珊瑚目(Gorgonacea)
      中文学名:柳珊瑚目 拉丁文学名:Gorgonacea 中文俗名:角珊瑚目
柳珊瑚目.JPG
    基本特徵 :柳珊瑚目,角珊瑚目,海扇,海柳,海鞭 , 角珊瑚 一般俗稱為海扇、海柳或海鞭 ,之所以被稱為角珊瑚,主要是因為含有角蛋白質所構成的中軸。角珊瑚形狀變化很大,不過大多數呈扇形,鞭形或枝狀。全株是一個群體 ,群體由許多珊瑚蟲構成,每個珊瑚蟲的口部外圍有8隻觸手,整株群體由中軸骨骼支持。在中軸與珊瑚蟲,以及珊瑚蟲與珊瑚蟲之間由共肉構成。共肉的組成成份除細胞之外,還有骨片,此骨片也可作為支持之用。共肉內含有小管,作為珊瑚蟲間的養份運輸管道。
    生態習性 :以扇形的珊瑚而言,通常其扇形群體的扇面與海流方向成垂直,以頂海流海流有較大的接觸面,因而可以獲較大的取食機會。食物主要為海水中的浮游性動植物,以及一些有機懸浮物質。有些種類的角珊瑚體內含有共生藻類。
生殖行為 :生殖方式分為有性及無性兩種,行有性生殖時,受精卵留在珊瑚蟲體腔內,發育成浮囊幼蟲後,在海水中飄浮,當遇到合適的基底,便在上面著苗,轉變成珊瑚蟲,然後再經由無性生殖的方式生產無數的珊瑚蟲。
    棲息地 :喜歡棲息在海流較為強勁的珊瑚礁區。
    經濟利用 :角珊瑚經常被當作貴重的裝飾品,它們被用來雕刻、裝飾的部份即其含有密集骨片的中軸,但這種貴重的珊瑚一般生長在深約200公尺左右的深海底。同時角珊瑚因為它們多彩多姿的形態及色澤,也為海底世界構築出繽紛的綺麗景觀。另外,角珊瑚雖然不直接參與造礁活動,一些證據顥示它們也間接幫助珊瑚礁的形成。
海洋生態保育 :角珊瑚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活生生的群體充滿了鮮豔的色彩,但當它們被採離出水,外形就會變得又乾、又枯、又臭,不再具有觀賞價值,也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因此不如將它們留在海洋之中點綴海洋生態,勿輕易採擷,以免糟蹋了這海中塊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29 编辑

o  匍匐珊瑚目(Stolonifera 、Alcyonaria)
      中文学名:匍匐珊瑚目 英文学名:Stolonifera 拉丁文学名:Alcyonaria 中文俗名:走根珊瑚目
匍匐珊瑚目.jpg
    基本特徵 :匍匐莖,骨針,骨管,骨板 所有個體均在一個匍匐莖上獨立發生,螅體頂端可以縮回螅體莖內,具有鈣質骨針,骨針呈散狀或癒合成管狀,例如棒狀珊瑚。
    生態習性 :每一隻珊瑚蟲均有8隻白色羽毛狀的觸手,在被水淹沒時會伸展開來捕食浮游生物。
棲息地 :棲息於熱帶海洋中,墾丁公園的珊瑚礁低潮線內,經常可以發現一種骨骼呈深紅色管狀的珊瑚,就是笙珊瑚。
    典型物种:笙珊瑚,群體猶如中國的古樂器「笙」,由許多個體平行緊密排列,共肉中的骨針癒合,形成排列的骨管。於橫行莖上的骨針還會聯合形成骨板,由骨板上再長出骨管,層層排列,形成笙狀,骨骼為紅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31 编辑

o  全腔目 (Telestacea)
      中文学名:全腔目  拉丁文学名:Telestacea  中文俗名:長軸珊瑚目
全腔目.jpg
    基本特徵 :全腔目,長軸珊瑚目,珊瑚蟲 群體從根狀基部長出一條簡單或略為分枝的莖狀體,這莖狀體其實就是特化的珊瑚蟲,其骨骼為混有鈣質和角質分泌物的骨針所構成。
    棲息地 :大多生長在較深的溫、熱帶海域裡,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的礁石上,偶而也可以見到牠們的芳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33 编辑

o  共鞘目 (Coenothecalia)
      中文学名:共鞘目  拉丁文学名:Coenothecalia  中文俗名:共鞘目
共鞘目.jpg
    基本特徵 :共鞘目,蟲黃藻 群體骨骼呈巨大的團塊狀,直徑可達1公尺,分枝粗短,由鈣質癒合成片狀,再堆積成塊狀形式。每個個體具有寬的圓柱形胃腔,肉呈扁平狀;骨骼因含有鐵質,故呈藍色;表面具有無數小孔,表面覆蓋的肉質因含共生的蟲黃藻,故呈棕色。
    棲息地 :以淺水海域為主要棲所,墾丁國家公園及西沙群島均可看見牠們天藍色的美麗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37 编辑

o  苍珊瑚目 (Heliopora) 具管状外骨骼,个体间还发育许多小管,其中有水平横板
苍珊瑚目.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39 编辑

•    六放(射)珊瑚亚纲(多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a)
      其触手数和隔膜数是 6或6的倍数。从距今2亿多年前至今天,是中生代及现代的主要造礁动物之一,也是现代海洋中繁盛的动物之一。如常见的石珊瑚,即人们俗称为“海花”或“石花”的动物。
o  海葵目 (Actiniaria)
      中文学名:海葵目  拉丁文学名:Actiniaria  中文俗名:海葵目
海葵目.jpg
    基本特徵 :海葵,海葵目 海葵為大型行單體生活,及沒有骨骼的珊瑚綱動物,牠們具兩個口道溝,外表長得像一朵菊花,無數的觸手像花瓣一樣,雖然沒有骨骼,但特化的基部,尖細者能掘入沙中以固定身體,呈吸盤狀者則利用強的吸附力,吸附在岩石上或蟹身上生活,或住在岩洞中。海葵最常見的顏色是綠色,紅色和橘黃色;有些海葵的體型可以大到直徑1公尺左右;另外一種行群體生活的海葵,其身體底部沒有足盤,只能以匍匐的走根相連,一樣附著在岩表或海綿、珊瑚、水螅等其他動物上生活。海葵雖然可以自主地移動,但通常都會在一處停留很久,看起來就像一朵朵種在海底的花朵。
    生態習性 :海葵多半利用觸手捕食小動物,牠們的刺絲胞也是自衛和捕食的利器。少數海葵的觸手由於較纖弱,無法捕食較大的動物,只能分泌粘液並藉著觸手揮舞,形成水流來濾取一些浮游生物或有機顆粒為食。有些種類的海葵體內也有共生藻,此外,小丑魚、蝦、蟹和寄居蟹等動物常和海葵共同生活在一起。
生殖行為 :海葵生殖的方法因種類不同而異,雌雄異體或雌雄同體都有,大多數為體外受精,也有胎生,或行無性分裂生殖的海葵。
    棲息地 :大多數生長在淺水的礁區,不過在潮間帶的岩縫或潮池中也可發現牠們的倩影,亞潮帶沙地上也可發現一些挖泥海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41 编辑

o  角海葵目 (Cerianthria)
角海葵.jpg
    中文学名:角海葵目  拉丁文学名:Coenothecalia  中文俗名:角海葵目
    基本特徵 :角海葵目,角海葵 本目珊瑚的體形也和海葵相似,身體細長,表面光滑具粘液,粘液和細小的沙粒結合成骨管狀包圍著身體,直達口盤下端,沒有基盤,只有一個溝,隔膜單個不成對,排列成一圈,均與口道相連;個體經常附著在沙質的海灘上,例如角海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43 编辑

o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中文学名:石珊瑚目  拉丁文学名:Coenothecalia  中文俗名:石珊瑚目
石珊瑚目.jpg
    基本特徵 :石珊瑚目,共生, 蟲黃藻, 珊瑚礁 大多數行群體生活,少數個別種行單體生活,二者都有發達的鈣質外骨骼,隔板呈六放射排列,石珊瑚是珊瑚綱中的造礁高手,因大部份種類的體內有共生的蟲黃藻,故可以加速新陳代謝,生長迅速,而大量分泌的白色鈣質外骨骼就逐日形成珊瑚礁。
    生殖行為 :石珊瑚的出芽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外觸手芽,芽體由珊瑚體的基部發生,新個體在原珊瑚體之外形成;另一種是內觸手芽,芽體由珊瑚體口盤處發生,原本口盤向一個方向延伸,隨後口盤與體柱縱裂形成兩個個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本帖最后由 alfa9168 于 2011-3-16 12:44 编辑

典型物种:
趾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Low staghory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humilis)
趾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趾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Low staghory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humilis
中文俗名:趾軸孔珊瑚
命名者 :Dana
年代:1846
基本特徵 :趾軸孔珊瑚,共生藻,光合作用 群體呈扁平的繖形,底部以中央或側邊固著。分枝粗短,呈錐形,尖端的軸珊瑚石較大,分枝密集分佈或互相癒合成板葉形的群體,分枝直徑約1至3公分,分枝側面珊瑚石具有兩種大小,成環狀排列,底部的珊瑚石較大。隨棲息深度的增加,群體的外型也隨之平展,以利光線照射,並利於體內的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體色變化多端,呈藍色、綠或褐色,各分枝尖端則為粉紅、紫或乳黃色。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棲息於淺水的平台,或向海斜坡(珊瑚礁斜坡)的上段。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西至紅海東至夏威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美麗軸孔珊瑚(英文学名:Lavender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formosa)
美麗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美麗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Lavender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formosa
中文俗名:美麗軸孔珊瑚
命名者 :Dana
年代:1846
基本特徵 :美麗軸孔珊瑚,軸珊瑚 群體呈叢形分枝,分枝不規則且形態不一,很少彎曲,直徑在2公分以內。分枝尖端的軸珊瑚石直徑可達3公分,周圍的緣珊瑚石,呈突出的細管狀或嵌入骨骼中,開口均呈圓形或卵圓形。多生長成大片不規則的群集,生活群體為褐、藍或黃色,分枝頂端呈白或淡藍色。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通常生長在水深2至8公尺,地形較平坦的海底,尤其在礁台和潟湖中最常發現牠們的蹤跡。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籬枝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finger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palifera)
籬枝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籬枝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finger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palifera
中文俗名:籬枝軸孔珊瑚
命名者 :Lamarck
年代:1816
基本特徵 :籬枝軸孔珊瑚 群體呈粗厚的表覆板葉或團塊形,具有粗大脊柱,或不規則的大分枝。軸珊瑚石不明顯,僅在邊緣的分枝尖端略可分辨;緣珊瑚石大小相近,呈管狀,長約1至5公分,共體含有緊密相連的小棘刺。群體呈淡黃淡綠或褐色,但因為不同部位的生長速率不相同,頂端雖無共生藻直接提供養份,仍是生長最快速的部位,因此頂端顏色泛白,活體體色為深棕色或咖啡色。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棲息於3公尺以內,海流較強的淺海海域。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指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Staghorn coral  拉丁文学名:Aropora digitifera)
指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指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Staghorn coral
拉丁文学名:Aropora digitifera
中文俗名:指軸孔珊瑚
命名者 :Dana
年代:1846
基本特徵 :指軸孔珊瑚 群體呈繖形或叢狀,繖形群體的底部癒合,再由此伸展出短的分枝。緣珊瑚石呈管狀,成行排列,具二環隔片,共體密佈著細棘。生活群體為黃褐色或黃色,分枝尖端為淡藍或乳白色。
生態習性 :如同美麗軸孔珊瑚和樹形軸孔珊瑚,牠們的分枝斷裂後還會繼續生長,所以常在同一地區形成龐大的群集。
棲息地 :通常分佈在波浪衝擊較大的淺水域裡,以水深5公尺內的礁緣帶最常見。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強壯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robusta)
強壯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強壯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robusta
中文俗名:強壯軸孔珊瑚
命名者 :Dana
年代:1846
基本特徵 :強壯軸孔珊瑚 群體的形狀不規則,具有水平的網狀分枝和垂直的粗大分枝;垂直的粗大分枝經常密集於群體的中央,或聯合形成碓形。群體和珊瑚石的形態,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改變。軸珊瑚石的隔片有二環,具細小齒突;緣珊瑚石大小不一,隔片一或二環,有肋片。生活群體為鮮綠色,分枝尖端為淡黃或紅褐色。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通常分佈在波浪強勁的礁緣帶。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盤枝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Table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latistella)
盤枝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盤枝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Table coral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latistella
中文俗名:盤枝軸孔珊瑚
命名者 :Brook
年代:1892
基本特徵 :盤枝軸孔珊瑚 , 水螅體 枝狀頂端的水螅體特別大,是生長最迅速的部份,群體體色為棕綠色或淡愒色,頂端的顏色較淡。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棲息於水深10公尺內的珊瑚礁區,以水流緩和而穩定的內灣區最常見。
全球分布 :分佈於西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匐匍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palmerae)
匐匍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匐匍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palmerae
中文俗名:匐匍軸孔珊瑚
命名者 :Wells
年代:1954
基本特徵 :匐匍軸孔珊瑚,緣珊瑚石,口蓋 群體具有寬廣的表覆形基底,由基底伸展出短的分枝,小型群體則沒有分枝。分枝上的軸珊瑚直徑小於2.8公厘,有二環隔片,不規則排列,次生隔片不完全或缺乏;緣珊瑚石一側有口蓋,生活群體為綠或淡褐色。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多分佈於潮間帶或緊鄰潮間帶的淺水域裡,有承受波浪衝擊的能力。
全球分布 :分佈於澳洲、馬紹爾群島、菲律賓、台灣等海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柔枝軸孔珊瑚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tenuis)
柔枝軸孔珊瑚.jpg
中文学名:柔枝軸孔珊瑚
科    名:軸孔珊瑚科
英文学名:
拉丁文学名:Acropora tenuis
中文俗名:柔枝軸孔珊瑚
命名者 :Dana
年代:1846
基本特徵 :柔枝軸孔珊瑚 群體呈現厚厚的繖形,分枝規則整齊,分枝寬約7至10公厘,有次生的分枝。緣珊瑚石排列規則,開口呈鼻形或圓形;軸珊瑚石突出2至8公分,有二環隔片。生活群體為乳白或藍色,緣珊瑚石通常顏色較鮮豔。
生態習性 :
棲息地 :棲息在水深5至15公尺間的珊瑚礁海域。
全球分布 :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的珊瑚礁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4-11-7 11:24 , Processed in 0.16751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