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opspace 于 2019-10-30 10:16 编辑
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 现在正在装修, 那么一个新缸也将提上日程了
好在客厅够大, 以及媳妇儿给面子, 商讨了一阵子以后, 最后设备确定如下
主缸: 150*70*55
15mm玻璃, 底面19mm玻璃,白色烤漆, 常规的背包溢流 (受成本控制, 没有订制那种黑玻水刀溢流)
底缸: 40*55*50, 95*55*40 (组合起来占地面积135*55, 柜子内差不多能放的最大底缸)
因为这次玩Z系统, 底缸就不需要那么复杂 -> 几经考虑, 最终还是放弃ZEO, 但是具体怎么玩, 还在思考中,但是整体还是基于柏林厚沙
其中一个40*55*50的裸缸, 准备用来养软体玩(更改为一个大厚沙),独立水泵供水, 出水通过管件直接出到下水格,灯光用阳光几何
(由于比较简单就没画了)
另外一个就是正常底缸, 下水干湿分离, 蛋分, 沸石桶+上水 (由于不玩Z了, 不需要沸石桶, 会多分一格, 放活石)
底柜: 橡胶木底柜, 尺寸150*70*90
灯光: 准备DIY一个10头灯, 单头灯的配比参考GHL LX7的单头配比, 长条布局
然后找seatorch订制一个150的T5交火灯盘 -> 最后找天王星订制的交火灯盘,因为他能连LED一起都给我做了,具体样式后面回帖更新
上水: 一个国产5500L水泵, 一个迈光双截龙9000L水泵(分两路,一路主缸供水,一路给串缸供水)
串缸: 50*40*30, 背包溢流, 断枝缸, 灯光用以前DIY的小灯(单头灯的配比参考GHL LX7的单头配比) -> 由于没有独立软体缸了, 所以串缸可能改为90* 50 *30 , 一半断枝一半软体
位置放于鱼缸背后一个2平米左右的杂物间(鱼房杂物间), 墙壁打洞走管
补水换水两用缸: 50*40*60, RO机直接到补水缸内, 浮球控制保证满水不溢出 -> 尺寸更改为 100* 50 * 25底部打孔, 接强排, 管路过墙直通底缸上水格, 分一路RO管接头出来, 接球阀
1.补水时,关闭换水阀门, 打开RO管阀门, 通过浮球控制自动补水, 平时注意观察补水缸内水位即可
2.换水时, 关闭RO阀门,停止补水, 打开RO机, 把补水缸水加满, 然后倒盐开造浪, 30分钟以后, 化盐完毕, 打开换水阀门, 新兑的盐水就通过强排流入到底缸里
鱼房底柜: 100*40*80 -> 也许会用一个重型货架带代替,毕竟跟媳妇儿说好了, 鱼缸相关的乱七八糟的都放鱼房
因为空间限制, 鱼房大概就1米2宽度, 只能做40宽度的柜子,方便进出以及操作
内部放钙反, 滴定,滴定桶,UPS之类可能需要的设备, 另外一半可以作为电器格
温控: 看看有没有机会装分体吧(昆明因为温度原因,寻常人家里都不装空调, 所以很难找到会装分体的)
如果实在装不成分体 , 就只有继续风扇+加热棒了
温控确定了买海鲜池用的那种恒温机, 其实也就是分体水冷, 不过外机我决定放鱼房里
水流: 两个MP40,放在背包一侧, 背包对侧不放造浪, 保证观赏性
然后背包侧两边玻璃打孔, 底部玻璃打孔, 弄两个9000L的泵做内循环, 保证水流的充足
因为是自己的新家, 这个缸少说也是奔着5年以上去的, 所以尽可能的想做到尽善尽美
设备篇差不多了, 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提出, 趁还没开始做, 我好及时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