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查看: 17486|回复: 64

红土高原的一片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0 14: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heyong1314 于 2021-10-29 12:07 编辑

下海至今已有8个年头,这些年以来我的这片海洋给伴随着我快乐的生活,我也从一个小白逐渐变成了资深鱼友,因此我也想把这份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从小就对海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在内陆居住,对大海一直都很向往,随着海水饲养技术不断成熟,再加上国内cmf网站给鱼友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网站上wells、wood等几个大神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在自己条件成熟后,终于在2012年夏天,一口气在网上购买了所有设备,照猫画虎地建立起了自己这片小小的海洋。这么多年来在饲养过程中结交了一帮海水铁粉,大家在饲养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虽然周围很多朋友已经上岸,但是我还是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理想,一点一点地摸索,把自己的这片海洋数年如一日地经营着。现在海水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相信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先介绍一下我的鱼缸配置
主缸:90*80*55 缸内溢流
底缸:75*65*45
蛋分:bk cone 250
照明:ati 十管专业版,key 60补光
造流:mp40wes×2,tunze 6055一台
主泵:Ecotech Vectra M1
滴定泵:卡莫尔
    现在这个造景是2018年4月开的缸,也是这个缸的第三次翻缸,属于旧瓶装新酒了,大多数生物都是从上一个缸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yinggushanhu,大多都是小小树叉子养大的,品种越来越少,越来越精。每次翻缸都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这个缸不想养太多品种的shanhu,但是想把shanhu都养的很大,养出气势,希望很多品种都能长到水面。颜色方面保留了红、绿、蓝三种最基本的颜色,品种上也保留了长支、桌面、鸟巢、猫骨、瓦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每周坚持换水,检测水质,不知不觉地,灌木丛逐渐变成了大森林。

正面定妆照

正面定妆照

最喜欢的角度,shanhu看起来更多

最喜欢的角度,shanhu看起来更多
右侧2.jpg
正面.jpg
右侧.jpg
右侧2.jpg

左侧45度

左侧45度

关掉所有造流拍的

关掉所有造流拍的

已经没有空间了

已经没有空间了

RGB三原色

RGB三原色
发表于 2021-8-9 09:5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路过顶一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5 22:0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三叶草V 发表于 2020-05-24 05:57
我看很多人跟楼主一样都不怎么添加shanhu粮,不过shanhu的生长速度很快养的很好,我的缸大大小小十几条鱼呢,200升的水体但是shanhu生长就超级慢,有些半年都看不到啥变化,而且水还容易特别瘦,经常有shanhu脱,a属p属都脱过,所以现在每天都要加shanhu粮这些,喂鱼也一天两三顿,楼主关于这块能分享点你的看法吗

我鱼缸和你一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3: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漳州
膜拜大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3 10: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保定
大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14: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今天聊一聊我对器材的一些看法,可能也是很多新下海的鱼友比较关心的问题。论坛里关于器材配置的帖子已经很多了,就不再重复了。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首先是你要养些什么生物,其次是你需要配多大的缸,再决定你设备的配置。当初选了这个尺寸的缸养yinggu现在回头看还是很明智的,1米左右的缸在稳定性和能耗方面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虽然整套设备有点奢侈,买下来下来30000+,这还不算上生物、耗材和辅助器材。但回到2012年,那时可以选择的设备其实并不多,而且从一开始我就打算长期坚持下去,并没有试一试的想法,才以较高的标准配了这套器材。今天鱼友可幸福多了,可选择品牌有很多,国产设备质量逐年都在改进,养好yinggu肯定是没问题,国产品牌售后便利程度要好很多。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我用过的主要器材。
主缸:90*80*55 缸内溢流,品牌涛涛,才开始准备做100*70的尺寸,当时不懂听别人说70cm宽配10管的T5HO太窄,因此做了80宽。事实证明80cm对于ati灯来说太宽了,shanhu长满了边上还要用led进行补光。现在觉得100*70的要更协调一些。缸内溢流槽会占据很大空间,如果过多考虑美观还是缸外溢流理想。底缸分为三格,第一格下水放蛋分,第二格为藻缸,第三格上水。三格比例根据设备来设置,一般做缸的会给出良好建议的。柜子为实木,用到现在经历多次水漫金山并没有变形。

蛋分为BK cone 250,这款蛋分也是开缸用到现在,蛋分筒身和收集杯尺寸都很大,用料很足,泵用的是红龙mini泵,没有专业版的给力,不过用到现在没有感觉到衰减,也基本没有噪音,建议预算不是特别紧张的话还是上专业版,差别最大还是在泵上。
主灯:开缸时先用涛涛,涛涛灯有两个问题:1、没有挡水板,反光板几天就锈蚀了,惨不忍睹;2、反光板弧度设计有问题,光太散,两头溢出来的光如果不加遮光罩会很刺眼,家里有小孩不安全,用了几个月就换掉了。当时一哥么要升级灯,从他手上收了ati专业版十管,到现在依然正常使用,没有出过任何问题,t5Ho从生长和发色方面都是很理想的,同档次购置成本比LED低太多了,唯一缺点就是每年换管费用很高,我的灯管是每12个月一换,换管之前生长和发色都还算正常。

滴定:现在用的是卡莫尔,我只用了三头,这个品牌质量很过关,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时间长了要检查管子有没有堵塞,特别是泵头橡胶接头那个位置是很容易忽略的,用滴定还需要注意每周测三大元素,毕竟不像钙反那样自动调节,如果以后换缸的话我会考虑换钙反,现在每天500ML 的KH伤不起啊。

造浪:mp40qd×2为主造流,对Vortech这个品牌又爱又恨,设计过过不少革命性的产品,优点大家都知道,科技感十足,流量大,缸内体积小,开缸时买过两个老款,老款有很多问题,噪音大、电线暴露、湿头不停地坏等等,五年间换过三个湿头,根本不存在售后维修,过了保修期只有换,每次换湿头里都在滴血。后来升级新款的QD,整个世界安静了,改进了老款许多毛病,用了三年暂时还没出过问题,希望能用得更久一些。
我还用一个tunze的6055做辅助,吹死角,质量很稳定,开缸一直用到现在。

主泵:这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其他设备坏了撑个两三天没问题,这个坏了整个系统就崩溃了。原来用希瑾pj7500交流泵,如果不嫌弃那么噪音的话是最佳选择,价格合适,质量稳定,用了五年流量基本不减,看缸里的水位就知道了,大家以用新泵时候别忘拍一张水位的照片,过一两年对比一下就知道衰减程度如何了。后来因为噪音的问题换了Vortech m1,这是一个折中的选择,因为红龙泵太贵了。来说说m1的优缺点吧,优点:静音,从主泵到造浪全套换了以后,整个世界安静了,再也没有噪音的烦恼。缺点:和造流一样,致命的就是质量,我看论坛里好几位鱼友遇到和我同样的问题哦,我的m1用了刚满一年的时候有一天换水后重启水位下降了很多,还好朋友有一套闲置同一个型号的,拿来救急。刚开始以为泵体出问题,换了泵体,水位还是上不来,然后换了电源,终于正常了,这个原配36V的电源是极易损坏的,市面上不好买,如果过了质保期想找售后的话,我只能告诉大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这个品牌的代理经常更换,不认旧账的,即使没换代理,还要你把盒子、泵、电源、控制器寄回去,检验完以后再高价卖你一个新的,这一折腾半个月没了,如果你没有备用的,那早就翻缸上岸了。但是大家别灰心,告诉一个解决方法,办法一:MP40的电源可以临时用一下的,虽然电压有点不符,但是调速本来就是调整电压;方法二:也是彻底解决办法,去淘宝找一个36V的电源,电流只能比原配的大,注意一定要买大厂的,比如明伟、台达一类专业做电源的品牌,这样是可以完美匹配的,换上去发现流量比原配新的还要大,这个说明原配是省了不少成本,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既然下海了,大家还是要对生命负责,千万不要抱“但求养过不求养活”的态度,从第一步开始,多花点时间把设备弄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7 13: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今天跟大家聊聊系统,这个缸用的是柏林系统,活石大概有30公斤,无底沙,底缸有藻缸。Ca,mg,kh通过滴定添加。开缸大概三个月系统就成熟了,生物开始展示出很好的状态,到现在都很稳定,中间虽然也有生物损耗,但都是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因为系统波动出现大面积地死亡。关于系统维护,就是“用心”两个字,每天观察生物状态,藻相,根据生物情况调整喂食量;每周按时测水质、换水,洗蛋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三大元素添加情况;每季度更换PO4*4,清洗造浪泵;每年更换一次T5HO灯管。蛋分泵和主泵到现在还没清洗。主要设备我都有一套备用的,再好的设备也会有出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免悲剧发生。

藻缸

藻缸

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7:3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厉害 这才是真正的生长起来的大树叉子的美感 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老师不敢当,希望以后大家多多交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4: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真的很自然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4:4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楼主是我多年的好友和老师,他的缸真的很棒,跟他聊天让我获益良多!昆明海水圈都认识这位兄台,虽然我不是昆明的
预祝以后开更大的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4:5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heyong1314 发表于 2020-05-20 14:50
老师不敢当,希望以后大家多多交流。

楼主请问10管ati灯盘宽度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4:5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好喜欢这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4: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宽度具体我也没量过,80cm宽的缸用十管还是有点不够,密度上来后一侧需要补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5:0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5:0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5:4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自然长出来的就是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5:5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大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6:0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传授下经验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6: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6:2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7:1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这才是最接近大自然的shanhu缸,真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18: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一看就是有年头的缸啊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0 18:2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接下来我会陆续跟大家分享我对海水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0 21:3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heyong1314 发表于 2020-05-20 18:28
接下来我会陆续跟大家分享我对海水的认识。

传授点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1 10: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
神级大师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13: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今天上一张开缸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4月1日。当时所有生物和现在相差不大,现在比原来还少了几种,为什么一次就把生物下齐了呢?我还有另外一个小缸,做为生物的暂时寄养,待这个缸养水差不多40天的时候,擦缸换水、下生物一气呵成。由于养水比较充分,基本没有什么生物损耗,所有shanhu位置到现在都没有移动过。少了我心爱的贝壳,由于shanhu密度太大,得不到光照,在我去年出差期间挂掉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养一个。

开缸照片

开缸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5-2-19 08:45 , Processed in 0.10142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