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3|回复: 8

LARVAL DIFFERENCES 鱼苗的不同阶段[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30 19: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
LARVAL DIFFERENCES 鱼苗的不同阶段





         浮游卵的孵化平均大约在出生后24到36小时。刚孵化的幼鱼是非常幼弱的“准幼体”(pro-larvae)。这些幼体特征很少,几乎透明的眼睛,一个小的消化系统还有很小的嘴,腹部带一个大包,以及可以明显区分出来的鳍。他们只是简单在水面上漂浮,消耗他们的卵黄囊内的东西在,直到在隔一天或两天后台他们发育出来具有实际功能的内脏,嘴部及有颜色的眼睛。 准幼体这段时间里极度脆弱。





         底栖幼体从卵中发育出有颜色的眼睛及鱼鳍。孵化的幼体也带有一个剩余卵囊,底栖幼体在这段期间更具有竞争力。底栖幼鱼这个阶段具有趋光性---能够辨别并移动到有光的地方。 通常在夜幕降临后几个小时小鱼破开卵获得自由并通过对月光的判断来向浮游物丰富的海面游动。在夜间孵化出来也避免了在游向水面期间被捕食的几率。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10 金币 +210 收起 理由
鱼痴如醉 + 30 + 30 谢谢分享!
jacky123456 + 20 + 20 赞一个!
19760617 + 40 + 40 谢谢分享!
ILOVEYOU + 40 + 40 神马都是浮云
情深似海1999 + 4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这两类幼鱼都在海面附近成长。还有鱼类具有独一无二的双向生活周期( bipartite life cycle)----幼体和成体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幼体循环期生活在开阔的海域,而成功的长大成鱼后就在能够提供保护场所的海底生活。

        珊瑚礁是生物高度密集且竞争激烈的地带,潜伏着大量的随时准备吞噬幼鱼的生物。卵和幼鱼离开珊瑚礁到开阔的海域,在这里长大的机会要大于珊瑚礁,直到他们足够大的时候才回选择一块具能保护自己的珊瑚礁。对于没有发育完全的幼鱼来说开阔海面是最安全的地方。饵料生物丰富,猎食者少。直到成长为准成鱼或者选择回到海底的时候为止幼鱼一直吃其他浮游生物为生,没有比珊瑚礁更复杂的海底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10 金币 +210 收起 理由
Windows + 40 + 40 谢谢分享!
不忘初心1314 + 30 + 30 神马都是浮云
jacky123456 + 20 + 20 很给力!
ILOVEYOU + 40 + 40 谢谢分享!
为伊倾情 + 4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水面繁殖的典型例子是美丽低纹鮨(Hypoplectrus puella),挤压他们的身体,将卵产在开阔的水域中。




美丽低纹鮨.jpg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70 金币 +170 收起 理由
不忘初心1314 + 30 + 30 谢谢分享!
jacky123456 + 20 + 20 赞一个!
19760617 + 40 + 40 谢谢分享!
为伊倾情 + 40 + 40 神马都是浮云
Windows + 4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珊瑚鱼(估计指散布式产卵的)迁移(recruitment,幼体鱼离开孵化区域到珊瑚区得行为,译者注)的方式效果如何存在很大争议。简单的让子孙后代直接进入浩瀚的海洋中,没有任何生存保障,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些种群的繁衍进化方式似乎不太合理。对于还没有铅笔擦大小的鱼寻找一个合适的环境,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幼鱼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从开阔的海域回到了珊瑚礁、泻湖、红树林沼泽和沙坪并在这些地区居住成长成为准成鱼(juvenile)及成鱼。

         长期以来理论认为鱼类是“被动迁移”的。如果鱼卵所分布之处的水流或漩涡正好可以将刚蜕变成幼鱼的小鱼带到一个合适的珊瑚礁结构,而且恰在此时这些鱼要寻找一个定居之所,那么它将生活在这些礁石。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50 金币 +250 收起 理由
Windows + 40 + 40 赞一个!
鱼痴如醉 + 30 + 30 谢谢分享!
jacky123456 + 20 + 20 神马都是浮云
19760617 + 40 + 40 很给力!
ILOVEYOU + 4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这个理论已经被证实了,因为可以明确的观察到幼鱼得到某些信号后开始游向珊瑚礁结构。虽然有很多关于让幼体变为幼鱼的这个信号的理论,但是这个信号还是不清楚的。

         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Dr.Stephen D.Simpson提出一个名为“the song of the pied pipe”的理论,认为珊瑚礁存在一个清晰的水下声音信号。大量的鼓虾和“vocal fish”制造这种可以传播很长距离的声音。任何在珊瑚礁内的生物都会听到这个导致珊瑚礁内如此嘈杂的声音。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60 金币 +260 收起 理由
Windows + 40 + 40 谢谢分享!
鱼痴如醉 + 30 + 30 神马都是浮云
不忘初心1314 + 30 + 30 很给力!
19760617 + 40 + 40 赞一个!
ILOVEYOU + 4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人们认为珊瑚礁之声可以吸引大量处于移居阶段的珊瑚鱼类以及幼体“迁移”的主要因素。

        珊瑚礁化学因素和地域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泻湖和红树林等这些不同珊瑚礁的水体和特性产生着不同的氨基酸和其他化学信号,这些信号也可能吸引着幼体。无论怎样,蜕变后的鱼都不会毫无抵抗的任意被水流摆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00 金币 +200 收起 理由
鱼痴如醉 + 30 + 30 很给力!
不忘初心1314 + 30 + 30 谢谢分享!
jacky123456 + 20 + 20 神马都是浮云
19760617 + 40 + 40 很给力!
为伊倾情 + 4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大部分幼体是无法长大到成鱼。很多在浮游期间被捕食,还有一些被水流冲到不可能存活的水域。例如在新泽西、纽约和更远的新西兰,这里每年都有被墨西哥暖流从加勒比海带到这里的珊瑚鱼类幼鱼,在这里的环境对珊瑚礁鱼类来说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直到当浮游阶段的幼鱼准备定居,这时鱼已经具有足够的身体素质以适应在这安全的家园周围湍急的水流。这个过程仍然还有很多疑问,鱼类生物学家对此还有很多争论。无论怎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经过长期旅行的仔鱼进入了深蓝的海洋并且在将来他们会再次来的海面留下奇迹。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80 金币 +180 收起 理由
鱼痴如醉 + 30 + 30 赞一个!
不忘初心1314 + 30 + 30 谢谢分享!
ILOVEYOU + 40 + 40 很给力!
情深似海1999 + 40 + 40 谢谢分享!
Windows + 4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9: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888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0 金币 +40 收起 理由
Windows + 40 + 4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 2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很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4-11-22 11:48 , Processed in 0.0733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