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66|回复: 38

【CMF首届Fauna Marin 杯开缸大赛参赛贴】063号 ID:kmzhq 60*24*30 侧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6 08: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12 14:06 编辑

基础资料
主缸:长度60cm、宽度24cm、高度33cm、玻璃厚度5mm
侧滤:8.5×14cm、8.5×8.5cm
功能分区:蛋分格(加热棒),出水格
底柜:实木凳子60cm*30cm*45cm
蛋分:BMQQ2
灯光:DIY
水泵:AP112F,5瓦,扬程0.6米,流量250L/H
造浪:无
温控:100瓦加热棒,昆明不需要冷水
造景:死石一公斤,树脂仿真礁岩
系统:柏林
元素:无
盐:美红20kg桶装shanhu盐
进阶资料
元素控制:主缸养藻
元素添加:无
元素测试:无
控制系统:WiFi插座
UPS:无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0 金币 +200 收起 理由
pls + 100 + 100 期待更新
飒枫 + 100 + 100 开缸大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0:2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24 07:55 编辑

放点红葡萄藻、棉藻、大手星花、圣诞树、纽扣、菇等试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6 0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老张是奔着获奖来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2:5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429543316 发表于 2020-08-06 09:54
老张是奔着获奖来的呀

奔着参与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3: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6 13:53 编辑

开缸思路:低成本,养便宜的lps。简单的维护,喜欢就好。
设备图片介绍:
主缸:长度60cm、宽度24cm、高度33cm、玻璃厚度5mm
wc.JPG
侧滤:8.5×14cm、8.5×8.5cm,功能分区:蛋分格(加热棒),出水格
gl.JPG
蛋分:BMQQ2
df.JPG
灯光:DIY
d.JPG

dl.JPG
kd.JPG

水泵:AP112F,5瓦,扬程0.6米,流量250L/H
sb.JPG

温控:100瓦加热棒,昆明不需要冷水
jrb.JPG

造景:树脂仿真礁岩
sz.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09:3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死石用热熔胶粘,方便快捷,没有污染,小缸很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09:3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造景结束,双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09:3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WIFI插座控制灯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09:3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开始养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3: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此次开缸过程和方法,只是重在参与,对新人不具有参考意义。
怕有人认为我就是来骗参与奖的,下面把以前帖子开缸的经验重新整理和总结一下,给新人留一点参考吧。不想看原理的,可直接看最后开缸过程。
一、  下海养什么
海缸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水质、光照、水流、过滤等)很多,养不同的生物,水族箱、设备、过滤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养海水鱼难度比养软shanhu容易一些,软shanhu又比硬shanhu容易一些。混养的话,对有经验的人来说,难度居中;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说,难度更大。
说养海水很容易:标准海缸高级设备养普通的鱼和shanhu。
说养海水很艰难:成品缸普通设备养有挑战鱼和shanhu。
说养海水很简单:凭经验(像中医)养常见的海洋生物。
说养海水很复杂:靠测试(像西医)养稀有的海洋生物。
说养海水很便宜:小缸养几个皮实的魔、小丑和菇、纽扣。
说养海水很昂贵:大缸养满好看的大仙、小仙和脑、yinggu。
1、    养海水鱼(FOT)
水族箱、照明、水流、造景要求较低,对过滤系统的速度要求较高。
2、    养软体(LPS)
水族箱、照明、水流、造景要求中等,对过滤系统的要求中等。
3、    养yinggu(大树叉子)
水族箱、照明、水流、造景要求较高,对过滤系统的效果要求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3: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一、  开缸设备
1、    水族箱
微缸(100升以下)设备和耗材投入少,但水质难保证,没有经验生物容易死亡,维护难度大,故总体费用不低。
大缸(300升以上) 设备和耗材投入很大,但水质不容易波动,生物容易养定,死亡较少,但总体费用也较高。
中等大小的缸(100升上,300升以下) 设备和耗材投入中等,水质也不容易波动,生物较容易养定,死亡不多,总体费用适中。
故微缸和大缸适合有经验又有钱的人,中等大小的缸(100升上,300升以下)适合新手和工薪阶层。
淡水成品缸设备已经配置好,不容易更改,维护起来不方便,造景难,有些还不适合养海水,但外观较好看,又有盖子,光线泄露少,水的蒸发少,价格便宜,容易购买等,一般只要更换些设备即可适合海水用,适合有经验、动手能力强的人使用。
海水比重是1.025左右,只比淡水高2.5%,所以淡水缸养海水的强度是没有问题的。要考虑的是那些金属件,特别是钢铁的腐蚀问题。而塑料或非金属则完全没有腐蚀问题。铝材和不锈钢会有一定程度的腐蚀,但5年左右一般没有太大问题。
标准海缸设备是按养海水配置的,维护方便容易,好造景,但设备较多和复杂,成本较高,适合懒人和新人使用。
养shanhu需要较宽的水族箱,方便大景深造景;养鱼可以用较高较薄的水族箱,观看效果更好。
小缸可以用背滤、侧滤,简单又实用。大缸要用底滤,美观又方便维护。
2、    照明灯
大树叉子需要较强的光照,每升水1瓦左右即可;LPS需要中等的光照,每升水0.3-0.5瓦左右即可;FOT对光照要求较低,够欣赏的光照就行,但也不能完全没有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嘛。
大部分藻的生长要求有和LPS类似,太强或太弱都容易死亡。光照也不是越强越好,即使是养大树叉子,而是合适才好。
大树叉子需要较全的光谱,偏白光容易生长,偏蓝紫光容易发色,观感也较好;LPS可以用较窄的光谱,蓝光多一点较好;FOT对光谱要求不高,用喜欢的颜色就行。
不同颜色的藻对光谱要求不一样,一般是要有补色光,比如,绿色藻要红色光;红色藻要绿色光,所以各种藻都养,最好用白色光。总的来说,光谱是越全越好。
自己DIY的灯,LED灯珠,白光的光谱比较全,其中冷色的效果较好。彩色灯珠一般光谱很窄,如果不采用各种灯珠混合使用,很容易产生局部光谱过强和局部光谱缺失,一部分shanhu容易因需要的光谱太强而脱藻死亡,而另一部分shanhu容易因缺少必要的光谱而“饿死”。很多便宜的灯具,养不好shanhu就是因为灯珠种类太少,光谱不全。另外,彩色灯珠一般光效比白色灯珠低很多,就要用更高的功率才够。
从生物生长来说:最好的光是太阳光。从生物观感来说,最好的光是蓝紫光。
日光灯和节能灯,具有色温高、温度低、寿命较长、体积小、光线均匀、省电的特点。特别是T5HO,适合高端渔友及大树叉子使用,价格高中低都有。
卤素灯,具有色温高,光强度高,紫外光强度高,光线集中、效率高的特点,是最接近太阳光的灯光。但是温度高,灯管寿命短,体积较大。适合各种生物使用,价格较高。
Led灯, 具有色温调整方便,温度低,寿命长、体积小、光线调整方便、省电的特点。适合有经验的渔友及LPS、FOT使用,灯珠的波长、色温和功率配置不好容易伤害shanhu,价格高中低都有。
3、    蛋白分离器
贵的蛋分效率高、省电、寿命长、噪音低,适合养娇贵的生物和有钱的懒人。中档的蛋分效率适中、用电、寿命和噪音适中,适合工薪阶层。便宜的蛋分效率低、费电、寿命短、噪音大,适合养皮实的生物和有经验的勤快人。好的蛋分分离蛋白质更彻底,大的蛋分分离蛋白质更快更多。
总体来说,大树叉子生长在水质非常好的海域,用较好的蛋分,可以获得更低营养盐,为yinggu提供合适的海水条件。LPS生长在普通的海域,适中的蛋分,可以给软shanhu提供合适的营养盐的海水,有利其生长。FOT的鱼排泄比较大,特别是蝶鱼的排泄是雾状,很容易污染海水,就需要较大的蛋分,以便更快的分离出有机物,减少污染时间。
4、    造流、造浪
大树叉子需要较强较乱的水流,故用多个较大造浪较好。LPS需要较小的水流,故可以用较小和较少的造流。FOT多水流要求不高,有较小的造流甚至过滤水泵的水流就可以了。鱼缸没有水流容易堆积垃圾,shanhu没有水流无法吃饭和排泄,鱼没有水流得不到锻炼,植物没有水流得不到营养。不同的生物要放在不同的造流区域。另外乱流(造流)比顺流(水泵)好,变化水流(造浪)比连续水流(造流)好。
5、    过滤水泵
过滤水泵较大(每小时10倍以上水体),水体交流快,过滤效果好,但费电,适合养娇贵的生物。水泵适当(每小时2-10倍水体),水体交流合适,过滤效果较好,用电适中,适合养普通的生物。水泵小(每小时2倍以下水体),水体交流慢,过滤效果差,但省电,适合养皮实的生物。
6、    温度控制
加热棒一般每升水用2瓦功率即可,太小加热慢,甚至加不到温度;太大容易出问题,温度控制故障会“煮鱼”。应选用玻璃或钛外壳的,不锈钢的容易生锈。电热丝的即可,PTC的省不了多少电,还容易坏。大缸应多个使用较好。
昆明不用冷水机,没有用过,也就没有经验。
7、    滤材与过滤系统
海水水族箱里的有害物质很多,如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人们养好海水生物的过程就是和这些有害物质斗争的过程。去除有害物质的办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没有一种办法是最好最有效的,只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条件去选择和应用。毒性的高低排列是:氨(NH3)、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磷酸盐(PO4)、重金属。而硝酸盐一般是最终产物,虽然毒性较低,但浓度太高时一样对缸中生物有害。一般要求是:大树叉子小于10,LPS10-30ppm,FOT20-50ppm,当然,皮实的大树叉子如叠牙、瓦等可以到30 ppm左右,皮实的LPS如菇、纽扣等能在50ppm左右生存,皮实的鱼如魔等可以会适应100ppm以上。同样,娇贵的鱼如女王神仙等也要求小于10ppm,娇贵的LPS如闪千手等也要求小于10ppm。所以即使是单独的大树叉子、LPS或Fot对有害物质的要求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自己养的生物加以控制。
过滤系统是海水缸的核心,主要作用就是减少或去除缸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过滤分物理过滤、化学过滤盒生化过滤3大类。养海水几年下来,我大部分种类的过滤都试用过,现把个人的经验总结一下。由于条件有限,经验和结论不一定全部正确,仅供参考,部分经验和结果取自鱼友的实验,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在这里一并致谢了。后面表中的高、中、低、无是自己感觉的相对量,没有具体测过。
基本知识
各种有害物质的产生顺序(氮类):残屑浮渣(垃圾)-有机废物(蛋白质等)-氨-亚硝酸盐-硝酸盐
腐败过程:垃圾、有机物转变成氨
硝化过程:氨转变成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
反硝化过程:硝酸盐转变成气
硝化细菌的作用原理:海水生物的排泄物及残余饲料等垃圾,由腐败细菌分解成氨,然后氨会被亚硝化细菌转化成毒性小一些的亚硝酸盐NO2,但即使是浓度不太高的亚硝酸盐对海水生物来说还是会致命的。接着亚硝酸盐NO2被硝化细菌转化成毒性较小硝酸盐NO3。这样,海水生物就不容易中毒了。但浓度过高的硝酸盐对海水生物来说还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1)过滤棉(袋)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属物理过滤,主要作用是滤除颗粒垃圾,有一定的生化过滤作用。使用中要定时清洗,要用原缸水清洗,以保留棉中硝化细菌。使用时间长了应更换,有多个过滤棉的最好不要一次全部清洗或更换。
生化过滤棉属碳化棉,寿命比普通的长,但成本高一些,生化过滤效果好一些。部分滤材声称有其他特殊功能,我试过,效果不明显。
因不及时清洗容易积累垃圾,故一般适合养鱼使用,养shanhu可用可不用,建议新人使用。
2)过滤环(玻璃环、陶瓷环、细菌屋、火山石、碎shanhu等)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属生化过滤,主要作用是为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过滤环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堆积垃圾,会产生腐败和大量的硝酸盐,严重时会造成翻缸,故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更换。要用原缸水清洗,以保留环中硝化细菌。使用时间长了应更换,最好不要一次全部清洗或更换。
过滤效果高低分别为细菌屋、玻璃环、陶瓷环、火山石、碎shanhu。火山石、碎shanhu属于天然的材料,还有添加有些微量元素的功能。部分滤材声称有反硝化功能,我没有试过。有鱼友试过,效果不明显。
因不及时清洗容易积累垃圾,故一般适合养鱼使用,养shanhu可以不用或少用。
3)活石、死石、人工石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jpg
属生化过滤,著名的柏林法就是靠高品质的活石来同时达到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能同时完成氮循环的全部过程。
活石的硝化作用与玻璃环类似,即通过活石中的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把海水生物的排泄物及残余饲料等垃圾转化成毒性小一些的亚硝酸盐,然后再被转化成毒性较小硝酸盐。反硝化的作用是通过活石内部的反硝化细菌,在微氧条件下将硝酸盐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N2),从而减少海水中的硝酸盐含量。
两种国产活石的特点。
西沙活石:轻质,它不单质量轻而且空洞非常多,是它的缺点就是非常酥脆,若果都用它搭建造景的话,很容易发生坍塌的危险。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jpg
海南活石:由yinggushanhu的骨架构成的,它比西沙的shanhu骨活石结实一些,重量稍微重一些,上面的藻类更丰富一些,红色钙藻很适量的有一些,有时上面有许多的小生物。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jpg
Fot一般不用活石,因经常会使用各种药水。大树叉子应先用较好的活石,效果好,造型奇特。lps一般选择普通活石即可。
使用活石基本上没有副作用,缺点是活石较贵,同时对造流和蛋分要求较高。
活石因原来的环境不同其上生长的生物也就不同,故不管是大海中的新鲜活石还是渔友缸里的老活石,甚至是看似很干净的死石,在更换环境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死亡,所以建议大家采用和以后养殖时相同的条件养好活石(养水),即照明、蛋分、造流、温度等情况基本和以后正常饲养时一样。
关于活石、死石、人工石和煮石
新鲜的活石,不仅有强大的过滤作用(含硝化、反硝化),还有稳定PH、KH值(钙等巨量元素的缓慢溶解),稳定微量元素(生物残渣溶解),提供生物多样性来源,给微小生物提供庇护(细菌、微虫到虾蟹),还可以用来造景,一物多用。反观死石和人工滤材,大部分仅有小部分作用。所以说,即使是很差的活石都比死石和人工滤材料(含某某砖、某某石)好很多。就像人造纤维很多方面的性能指标远胜天然纤维,但现在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穿棉、麻、丝制品一样,舒适性很难用指标来描述的。另外,软shanhu繁殖用活石“上石”,比用人造材料快得多,成活率也更高。
死石分2种,一种是死了不久的,里面有很多生物“尸体”,但里面也有很多微量元素;另一种是生物残骸,里面基本没有有机物,元素也只剩下钙。前面一种的作用肯定比后面一种好,2种都要“养水”后才好用,前面一种“养水”是把“尸体”排除,同时培养硝化系统;后面一种“养水”只是培养硝化系统,但一般要加菌种和营养源。
煮石也分2种,一种是用泵煮,有人看见渔友“养水”时放入水泵或气泵,海水像沸腾的水一样,俗称“煮石”。这种“煮石”基本不破坏生物和菌群,当然也会遗留一些令人不喜欢的生物。另一种是用开水煮,即把活石放入锅里用开水煮,达到消灭所有生物(不管有益有害)的目的。谁好谁坏不好说,各有利弊吧,柏林系统,肯定用“煮石”,养shanhu也尽量用“煮石”。FOT就用“煮石”或煮石均可,不用也可以。
当你经验很多了,基本不为营养盐发愁了,那用人工石,死石,树脂石头造景,甚至什么都不用都没有问题。而新人什么经验都没有,就还是用活石吧,并且老老实实的养水吧。那些“大神”的很多经验要用小马过河的眼光来分析的,特别是不能听那些“砖家”,用盲人摸象得出来的“技巧”。
4)    海沙(厚底砂、活砂、海泥)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jpg
铺一定厚度的底砂,其中靠近水的部分因富氧,可以培养硝化细菌,作用与玻璃环类似,用来把垃圾处理成硝酸盐。离水较远的部分是微氧区,可以培养反硝化菌,作用与活石的反硝化类似,用来将硝酸盐处理成氮气。厚沙系统要求有较好的翻砂动物或其他措施来防止腐败的出现,可以通过在底砂下设置充水层来防止腐败,底砂用纱网分成微氧层和好氧层,是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要寻求较好的种砂(活沙、海泥)来启动系统的菌层形成。
厚底砂培养较慢,但成本很低,效果较好,如使用海泥还有增加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但因维护不好容易出现腐败造成全缸生物死亡,危险度极大。只适合非常有经验的渔友在大缸里使用。
5)    普通碳源(酒、酒精、醋、糖等)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6.jpg
属生化过滤,原理是在缸中直接添加含酒精的白酒等碳源有机物,加快各种细菌的繁殖,细菌的繁殖将消耗各种营养盐,通过蛋分有效排出细菌,从而减少海水中营养盐的含量。同时,适当的添加有机碳源能有效刺激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加速脱氮反应的进行过程,从而也降低硝酸盐等的浓度。该方法成本很低,效果较好,但要天天使用比较麻烦。因添加量还没有有效的计算法,须使用者自己去尝试。浓度低了,作用不大,浓度高了,容易翻缸造成生物死亡,而合适的浓度余量又很小,还容易造成菌种失衡,故危险度很大。只适合有经验的渔友在fot里使用。
6)    合成碳源(ZEOvit、黑白球、硫磺珠+钙石)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8.jpg
属生化过滤,原理是采用合成碳源材料,培养各种细菌(含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机物和硝酸盐,有些材料还有增加微量元素作用。因碳源使用量经厂商研究调整好了,造成使用不容易发生不足或超标,故比较安全可靠,效果较好,但使用成本较高,须定期更换材料,否则容易失效,甚至变质,使用不恰当也会出现菌种失衡。适合钱多有一定经验的渔友在大树叉子中使用。
7)    植物(藻缸、ATS、UAS)
file:///C:/Users/kmzh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0.jpg
属生物过滤,通过培养高等藻、低等藻或红树林等植物,植物生长会大量吸收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从而减少海水中的营养盐。因不同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一,有些不容易存活,有些容易疯长后白化死亡,有些还会危害shanhu。养藻过滤效果好、成本低,但饲养不好容易出现负面作用,如大量消耗微量元素,大量藻白化造成翻缸等。如果将藻作为生物的食物甚至做成饲料,那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将重返海水缸里被生物利用,属良性循环。
不同的藻对光照强度、波长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绿色藻喜欢红色、黄色光,红色藻喜欢绿色、蓝色光,褐色藻喜欢蓝光。如果多养绿色藻,那选择低色温灯较好,如果多养红色藻,选择高色温的灯较好,如果什么藻都养一点,选择正白灯较合适。灯具选择荧光灯管、卤素灯和LED灯都可以,但LED灯要选择频谱较全的,最好不要用单色灯珠。照明时间根据作用不同设置。强调过滤作用可以夜间开,强调微生物生长和美观可以白天开,一般8-12小时即可。藻的种类尽可能地多一些,不同的藻吸收不同营养盐的比例和种类会有差异,多一些藻的种类,也符合生物多样性的目标。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渔友使用。
总之,各种过滤设备和材料各有利弊,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也没有那些是最有效的,更没有一个配比是最合适的,只有扬长避短,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条件去合理选择和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养好海缸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3: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三、养水

1、养水的过程、原因和目的:

水中的垃圾(有机物)先被腐生细菌分解为有毒物质氨。氨然后被亚硝化细菌转化成毒性较小的亚硝酸盐NO2。所以新开缸即使水质很好,因为没有硝化细菌,放鱼后,因鱼排泄的屎尿,很快会分解出大量的有毒物质氨,两天就会把鱼毒死。

接着亚硝酸盐NO2被硝化细菌转化成毒性很小硝酸盐NO3。此时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并已经培养好了(主要在滤材中),但水中有很高的NO3,所以还不能放鱼。

然后各种藻因为有大量的NO3而迅速成长(爆藻)并不断吸收NO3,当NO3吸收完了,藻就因缺乏营养而大量死亡(白化),此时水中NO3较低,所以可以放鱼了。大部分鱼对NO3不敏感,所以不换水养鱼也可以。

刷活石、去除藻和洗鱼缸、换水是防止死去的藻等又变成垃圾进入水中并清除其他杂质PO4等。此时硝化细菌已经培养好,水中杂质很少,特别是换用纯净水配制的海水,非常适合养鱼和shanhu了。

此时放鱼就很安全,因为鱼的排泄物,在分解成氨的同时,又被转化成NO2再马上转化为NO3,鱼就不会中毒了。

一句话,养水就是培养生物过滤系统,爆藻和藻白化只是表像。所以不一定要爆藻或藻白化才说明养水结束了。水中有机物少就很不会爆藻,当然有人在水中放闯缸鱼或死鱼烂虾就是为了添加有机物。一缸很干净的海水,如果没有有机物,是很难养水的。

为什么不能一次下太多的鱼?因为即使养水结束了,硝化细菌的数量也是平衡的,一次下太多的鱼,垃圾太多了硝化细菌不能及时转化全部氨,鱼就容易中毒死亡。少量多次可以让硝化细菌的增殖有合适的培养时间。鱼或shanhu突然死亡没有捞出造成翻缸的原理也是如此,是因为突然增加大量的垃圾的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不养水也成功了?那你要看他的缸多大,是怎么样下鱼的,下的什么鱼。如果是较大的缸,分批下鱼,而且是些皮实的鱼或养定的鱼,成功是可能的,相当于边下鱼边养水而已。还没有看到过小缸新滤材不养水,一次下几条蝶鱼或神仙就开缸成功的案例,当然用老缸的滤材除外。用老缸的滤材和老活石是基本上可以不养水的,因为有较完整的生物过滤系统。

为什么FOT(纯鱼缸)也要养水?因为缸里的新滤材没有硝化细菌。

为什么用老活石也要养水?因为即使活石已经养过,但缸里的新滤材没有养过。还有不同的缸,条件不同,老活石进新缸后,也会有一些生物死亡,造成有机物增加。

为什么用老水不好?因为老水虽然硝化细菌较多,但老水中有害物质也很多,所以不好,不如用老滤材,但要确认老缸没有病毒和寄生虫。

为什么有人喜欢用死石开缸?因为死石没有病毒、寄生虫和其他有害生物,可以避免以后有可能出现的许多麻烦。

为什么死石也要养水,因为死石也有可能存在有机物,而且没有硝化细菌在里面,无法起过滤作用。就像淡水新缸放玻璃环也需要养水一样。

上面介绍的是海水里的氮循环,从有机物转化到硝酸盐。虽然硝酸盐的毒性很小,但对大树叉子和大仙来说,还是比较有害的,故还要通过经常换水、藻缸、活石和厚沙等的反硝化来降低硝酸盐浓度,才能养好。至于用添加碳源或化学药品降低硝酸盐的方法,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有相当的经验和把控能力,所以不建议新人采用,否则容易得不偿失。

海水里的有害物质还有磷、硅、碳、硫等,很难用硝化细菌进行转化,故用人工滤材加硝化细菌开缸,后期比较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建议新人还是用柏林系统正常养水开缸。

养水时,蛋分可以分离出有机物和增加溶氧,前者不利于养水,后者有利于养水,所以建议调整到让其爆冲较好(新蛋分磨合期本身也容易爆冲)。

过滤、造流一定要开,否则养水没有意义了。

换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养水结束后水的质量,所以建议后期或养水结束后换水,特别是养娇贵的鱼或shanhu的。

淡水的硝化细菌和海水的硝化细菌菌群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用淡水养好水后,当盐度变化很大时,很多硝化细菌会死亡,水会发白,生物过滤系统相当于崩溃,又要重新养水,得不偿失。反之海水变淡水也一样,要重新养水的。

一般情况下养水的过程需要30天以上,活石是硝化细菌的来源也是“聚集地”,死石和新的玻璃环等人工滤材就只是“聚集地”了。大量倒入硝化细菌只能缩短几天的养水时间,因为它们只是“临时工”,想要缩短养水的时间最好的方法是:新缸引入没有病虫害的成熟老缸里的滤材,它们是住在这些“聚集地”的“长工”。如果新缸全部采用成熟老缸里的滤材,即使是新配海水也只要养水1-2天即可。如果新缸部分采用成熟老缸里的滤材,可以养水一周左右,然后边进生物边养水,生物慢慢增加的话就不会有问题。

活石因原来的环境不同其上生长的生物也就不同,故不管是大海中的新鲜活石还是渔友缸里的老活石,甚至是看似很干净的死石,在更换环境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爆藻过程。所以建议大家养水时尽量采用和以后养殖时相同的条件,即照明、蛋分、造流、温度等情况基本和以后一样。增减或改变照明、蛋分、造流、温度等条件也是可以养水的,会加速或减慢养水进程,但一旦恢复正常情况后,生物过滤系统又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重新适应,经常会出现二次爆藻,有点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3: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四、下生物

1、生物

一般人只注意生物的价格和形象,很多人看见好看又便宜的就买。不同生物对水质、水流、温度、盐度、微量元素和照明的要求是不同的,还有生物的兼容度和饲养难易程度差别也很大。

生物对温度和盐度的要求差别不太大,大多数温度为22-28度,大多数盐度比重为1.020-1.025。赤道附件出产的生物温度和盐度可以高一些,纬度高地区出产的生物温度和盐度可以低一些。

生物对照明的要求差别很大,赤道地区、浅海的生物对照明要求很高,纬度高的地区、深海的生物照明要求就低。看个体,水螅体小的、颜色浅的生物对照明要求就高点,水螅体大的、颜色深的生物对照明要求就低些。照明还和喂食的需求反相关,即照明要求高的不怎么要喂食,照明要求低点要经常喂食。

生物对水流的要求差别也较大,水螅体小的、触手短的生物对水流要求就高点,水螅体大的、触手长的生物对水流要求就低些。

生物对微量元素的要求差别也很大,会长“骨头”、“脱皮”的生物对微量元素要求就高,只长“肉”的生物对微量元素的要求就低。

生物对水质的要求最难掌握,一般大洋中心地区出产的生物对水质要求高些,沿海出产的生物对水质要求低些。从世界范围看,西沙和澳洲的shanhu就比印尼和菲律宾的shanhu难养;分布面广的生物就比分布面小的难养。还有一些生物对水质的要求范围可以很大,像魔类、菇类,可以在不同的水质中生存。而另一些生物对水质要求的范围就很小,像大仙、yinggu,只能在特定的干净的水质中生存;像一些食腐生物,就适合在特定的肮脏的水质中成长。而每个人的缸因为种种原因只能使水质保持在一定的范围,故只适合养一些特定的生物。有经验的人或设备强悍,水质控制能力强,水质波动小,生物养的好;没有经验的人或设备差,经常出问题,水质控制能力差,水质波动大,生物状态时好时坏并容易死亡。没有一个缸能够完美养好各种生物的,故很多人要分类养,不但分大树叉子、LPS、FOT和混养,甚至变成XX缸,如yinggu缸、纽扣缸、皮革缸、脑缸、神仙缸、小丑缸等,这不仅仅是因为喜欢。这也解释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我的缸这些这些养的很好,而那些那些老养不好。为什么我的缸NO3为0,还养不了这些这些;你的缸NO3飘红,那些那些也养的很好。为什么我的缸经常换水,这些这些老养死;你的缸基本不换水,那些那些活的很长。

生物的兼容度也有差别。有些胆大,有些胆小;有些合群,有些爱打架;有些共生,有些一山不容二虎。一般来说,胆小的、合群的、共生的可以混养和群养;胆大的、爱打架的,会吃“肉”的只能单独养或养1只。另外有些鱼到成熟年龄,会为争夺配偶打架,故小鱼可以养1群,成鱼不配对的最好只养一只,配对的可以养1对或1群。有些生物是别的生物的食物,就不能一起养了,像蝶鱼和shanhu、隆头鱼和虾、大鱼和小鱼。还有有些shanhu为了争地盘也会互相打,就应该放置相距一定的距离。

很多因素都影响生物的饲养难易程度。食物、水质、其他条件的具备。难开口人工饲料只吃活食或要吃浮游生物是原因之一,这种结果是生物慢慢缩小或饿死。对水质要求范围窄是更多的原因,这种结果是生物不明原因很快死亡或暴毙。水中缺乏特定元素也是难养的又一原因,这种结果是生物不明原因慢慢脱骨或体弱死亡。容易生病也是难养的原因,这种结果是生物因病虫害死亡。

因此,刚下海要从魔和菇、纽扣入手,有些经验后可试试普通鱼和普通LPS,经验多了再挑战仙、蝶、大树叉子和繁殖。资金丰厚的可以一步到位,但要有人指导和有兴趣和韧劲,否则很快会上岸的。也不要财大气粗,所有生物都变成插花,这样破坏大自然的。有时间有精力有实力的可以养高大上点,一般工薪阶层就从养点普通的简单的开始,想一步到位不太现实,也容易上岸;想一步登天更难,很容易翻缸。

2、其他

1)盐

高档的海盐微量元素充足,有些还有消除营养盐、稳定PH值、稳定水质的作用,但价格高,适合养娇贵的生物和大树叉子。普通的海盐微量元素含量合理,价格适中,适合养普通的生物和LPS。低档的海盐微量元素含量不稳定,价格低,适合养皮实的生物和FOT。海水素等粗盐,主要为氯化钠,杂质多,价格很低,只适合临时养海鲜。

2)水

纯净水(RO水),纯度高,几乎没有杂质,但成本高,适合养娇贵的生物和大树叉子。自来水,价格低,适合养普通的生物和LPS。当地的自来水适合不适合养海水生物要看水的质量,水的纯度可以看TDS值,但也不是高的就不能用。TDS值低,说明水的质量好,杂质少,可以使用。TDS值高分两类,一类是有害物质高的,如NO2、NO3、PO4、SO3和重金属含量高,最好不用。一类是有益物质高而且有害物质低的,如钙、镁、锌、钾、锶等含量高,就很好用。天然干净的海水TDS值很高,但很好用,就是不容易获得。

换水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去除有害物质,二是补充有用物质。完全不换水要养好海水生物是很难的。太频繁换水也是不可取的,既花精力又花钱,还容易引起水质波动,也不一定能养好海水生物。能养好生物的海水都是相似的,即有符合饲养生物生存和成长所需要的稳定水质,因生物不同,水质的要求也不同。不一定是水质越高越好,俗话说:水清则无鱼,而是适合才好。那什么是适合的水质,一般来说:大树叉子和大仙要求高水质,微量元素要求也高,要经常换水和补充微量元素。LPS水质可以低一些,微量元素要求也低一些,适当换水即可。FOT水质要求更低,微量元素要求也更低,可以不经常换水。

水中的营养盐不是越低越好,虽然天然海水里的营养盐都很低。因为天然海水中随时有大量的浮游生物,shanhu和鱼能够捕食。而在海缸里,营养盐太低了,微生物就很难繁殖,shanhu就容易饿着或营养不良。

3)生物饲养条件

不同的人,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维护方法,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像小马过河一样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路。每个生物生长在不同的海洋地区,都有其最合适的水质、光线、照明和温度等条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养好。

每个人对生物价格的高、中、低的理解不同,我是工薪阶层,认为单价500元以上的为高,100-500元的为中,百元以下的是低。

每个人对生物饲养的难易程度理解不同,我认为能养定到老或可以繁殖的为容易,能养定1年以上的为中等,只能养几个月以内的为难养。

每个缸水质的高、中、低有不同,我认为能养好大多数大树叉子和大仙并不断成长,各种藻不容易生长的为高,能养好普通品种LPS并成长,高等藻正常生长的为中,只能养皮实的生物,低等藻暴发、部分高等藻死亡的是低。只养了些普通生物的尽量不要说自己的水质是如何如何的好或是如何如何的差。有些生物对水质的要求很宽,有些很窄,所以同一水质,会出现有些生物生长正常,有些不正常。

不是硝酸盐、磷酸盐低的就是好水质。当然,硝酸盐、磷酸盐太高的一定不是好水质。好的水质应该是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较低含量的有害物质,较合适的巨量元素、微量元素和营养盐(硝酸盐、磷酸盐也是营养盐)。有些人的缸物理过滤太强大,基本没有浮游生物生存,shanhu特别是需要捕食的脑类shanhu就很难养好了。

每个缸温度的大都在22-28度,有些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很宽,有些很窄,所以同一温度,会出现有些生物生长正常,有些不正常。只养了些皮实生物的尽量不要说自己的温度是如何如何的高或是如何如何的低都没有问题。

每种生物对喂食的要求有不同,低光生物和鱼要求较高(天天喂),触手长的shanhu要求为中(每周喂),大树叉子要求低(很少或基本不喂)。有些缸能提供生物需要的藻、虫和浮游生物等,所以可以很少或基本不喂,但并不代表这些生物不要喂食。每个人用的饲料的不同,喂的量也就有差别,一克藻和一克肉的营养差别是很大的。

4、关于藻

不知道为什么淡水的水草很多人喜欢,而海水的藻一般人就不喜欢。在大海深处,海藻遍布,shanhu丛生,鱼类嬉戏其间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海水缸里的各种藻类,可以吸收NO3,PO4等营养盐,从而保证了缸中的水质。藻有很多种类,比较常见的有羽毛藻、红葡萄藻、绿葡萄藻、鹿角等,它们大气美观,生长迅速,是广大鱼友的首选。

我缸中的藻一般都不管,不论是高等藻还是低等藻,只是太多或影响shanhu生长时清除掉一部分,所以缸中基本是长满各种各样的藻(相当于自然的ATS)。我认为这样有好处,藻类可以吸收大量的营养盐(包括氨,硝酸盐,磷酸盐等),自然完成氮循环,所以可以用较少的换水就保持水质良好。藻从中还会长很多的小生命,比如螺、虫、虾、蟹等,它们还为各种弱势微生物和小生命提供庇护所。它们的卵和幼虫,为缸中的鱼虾、shanhu提供丰富的食物与生存条件,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非常有益于它们的生存和成长。

这也就像原始森林一样,什么都长,非常自然,生态条件也好,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有些人的缸非常干净,寸藻不生,就像城市的公园,看着美观,但它的空气、水、土并不自然,有时甚至不适合动植物生存,打理起来也很麻烦。

海藻会白化或死亡,是因为营养盐超出标准,不同的海藻对营养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饲养葡萄藻和羽毛藻等,必须使用强光和有一定营养的水质。藻缸只是把藻集中到一个缸中饲养而已,ATS也只是为藻生长提供更合适的区域和条件,与主缸养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藻还是水质的风向标,如红葡萄藻,营养盐太低了就会白化死亡;营养盐较低葡萄颗粒较大,生长较慢;营养盐正常时生长正常;营养盐高了会停止生长,葡萄颗粒较小;太高了会脱落并萎缩死亡。

5、关于虫

海缸里常见的虫有蛋白虫、钢毛虫、扁跳虾、沙蚕、引螺、扁虫、飞碟虫等,大部分虫子都没有多大的害,有些还有益处,至少对海缸生物多样性有好处,只是有些看起来较恶心而已。

蛋白虫,是水体过肥即蛋白质过多,这种虫子无害,青蛙,六线龙比较喜欢吃。要减少或清除蛋白虫可以大量换水或养青蛙,六线龙等。平时减少一点饲食,清洗或更换滤棉也会有帮助的。

钢毛虫大部分无害,特别是小的时候。它们分为两种,一种是游走类,会游泳,爬行;另一种是隐居类,生活在沙子里固定的管里,等待食物靠近。其实管虫也是钢毛虫中的一种。六线龙和部分仙会吃。要减少或清除钢毛虫可以养六线龙、小仙等。也可以用一网兜,里面放一些虾肉等,诱捕钢毛虫。

扁跳虾对shanhu有益,其主要是吃藻类及有机碎屑,不会伤害shanhu,火焰鹰、六线狐、部分仙喜欢吃。要减少或清除扁跳虾可以养火焰鹰、 六线狐、小仙等。

沙蚕常栖息于泥沙中,基本无害。不少鱼类、虾、蟹都吃。要减少或清除沙蚕可以养鱼、虾、蟹等。

引螺为凿孔生物,基本无害,吐出的丝对缸内环境美观方面有一定影响。要减少或清除引螺可用局部加开水将其烫死或去除有引螺部分的活石。

扁虫对鱼无害,但有一部分对shanhu有害,特别是对于养大树叉子,可以用浓氯化钾泡shanhu将其去除。

飞碟虫对shanhu无害,但对鱼来说是有害的,可以用淡水泡鱼将其去除。

其他病虫害,是开缸以后的事,这里就不啰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3: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开缸过程(重点,要考的)
1、设备检查。分别检查水族箱、蛋分、水泵、灯、加热棒等是否大体正常。
2、工作检查。全部设备安装好后,水族箱加满淡水,设备全开,运行1-2天。重点检查水族箱、管件是否有漏水,每个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3、水位调整。停止水泵,重点检查水位和是否产生虹吸、底缸漫水。
4、调盐水。一般先按每升水30克盐下盐,等盐化后测盐度,逐渐加盐到比重为1.02左右。
5、清洗活石。活石用海水泡着,用毛刷把大的垃圾、生物尸体和不喜欢的东西清理掉。
6、造景。用胶等把活石、死石或人工石粘好,然后放入缸中。
7、爆藻养水。所有设备打开,灯(白光)、造流可以开到最大,蛋分调到爆冲。用活石的等待长藻和白化,然后刷藻,养水完成。用死石或人工石的应加些营养物质(蛋分污水不错)和硝化细菌(或小块活石)爆藻,然后也是等待长藻和白化,接着刷藻,养水完成。养水一般需要30天,若30天以上没有长藻或藻没有白化,也可以了。然后要把所有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养普通生物可以不用换水,养娇贵生物建议完全换水一次。
8、试水。可选择放1-2只黑玛丽或魔类闯缸,一般养10天以上没有问题说明水养好了。还可以放一小块虾肉到缸里,如果几天后虾肉发霉变臭说明水没有养好,要继续养;如果几天后虾肉溶化消失掉,就说明水已经养好了。
9、下生物。
兑温度。把生物连袋放入缸中,一般10-30分钟。视温差大小适当调整时间。
兑盐度。测量袋中海水盐度,调整缸中盐度,尽量与袋中一致。
兑水。不断把缸中水引入袋中,不断从袋中排出水(废弃掉),持续10-30分钟。视温水质差别大小适当调整时间。我是用气泵的气管进排水,大概更换了袋中水量的1-8倍。shanhu可以不兑水。
温度、盐度和水质差别不大的可以同时进行。
训光。娇贵的shanhu应先放到水流弱、光照低的地方适应几天,慢慢转移到合适的地方。
训鱼。容易被打的弱小的鱼应先放进隔离盒,适应后再放入缸里。
训食。新鱼进缸后的前1-3天不用喂食,加维生素C(VC)解毒。VC有提高免疫力和中和部分毒素的功效,能减少肠道对铜离子的吸收,进而降低肝脏内铜离子蓄积。我的用法是在隔离盒每天三次,每次3片。不同的VC和鱼缸可用鱼缸水量比照人体重量计算,按成人药量的一半使用,重症加倍。3天后小鱼用孵化丰年虾开口,食肉大鱼用虾肉开口,食素大鱼用紫菜开口,慢慢转喂颗粒饲料,一般每只鱼每天只需要吃其眼睛大小的颗粒饲料即可,一群鱼喂饲料以5分钟左右吃完为宜。
至此,开缸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09:5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22 10:17 编辑

干净的死石和人工石养水,能加块新鲜的活石最好,没有的话,可以用成熟海缸里的滤材,滤棉,也可以加各种菌,我是加蛋分污水养水,己经开始出现碣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13 22: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蛋分污水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1: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十天,小灯爆藻有点慢,不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08: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08:0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明天可以开始养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0: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24 07:53 编辑

今天刷缸换水。对于干净的死石或人工石,因为没有更多的死生物需要排除,可以减少养水时间,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等爆藻和白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2 10:2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kmzhq 于 2020-8-24 07:56 编辑

刚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5-2-6 11:14 , Processed in 0.1014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