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denny

我眼中的柏林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1 0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个人认为,活石的多少并不能代表着处理的能力.  只要把眼光放在INPUT与OUTPUT的问题上, 如果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而没有足够"被处理物"提供, 那么处理能力也会下降. 甚至会出现负担的问题. 活石系统不是神仙石系统, 放了活石就一切OK, 还有很多辅助的条件. 但也不能因为需要其他辅助条件而去埋没活石的功效, 至于活石到底的功效有多少, 我们根本没办法去知道,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 这个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只是普通玩家.
如果鱼缸的INPUT很少的, 你硬要放大量活石进去, 得到的可能会是反效果,根本保持不了活石上生物的活跃性, 如果INPUT是很多的, 你放2块石头进去, 根本处理不了. 这些属于一个平衡点. 但什么为足够, 什么适当, 我们找不到中间点,平衡点,唯一最简单又直观的就是-----造景需要. 造景的时候考虑下珊瑚生长的问题. 这样就会把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了. 至于活石的功效, 以我个人经验来说, 很强.

因为在我养海水的几年里, 从物理滤材到柏林系统, 都试验过很多很多. 最终在对上一个柏林系统得到一个算是成功的例子,没有再为营养盐烦恼, 因为我选择了低INPUT. 强化蛋,强光,强水流的柏林系统. 甚至要为了增加营养盐而大量喂吃,加鱼, 导致珊瑚不健康. 石头的多与少,其实我认为要与你缸内的INPUT,水流,化蛋与灯光一起去考虑. 单一地抽出一个项目来讨论, 意义也不大. 毕竟要考虑到是一个整体. 缸中生物与活石之间的联系,不能单单只谈活石,而不谈生物的多与少. 至于为什么多活石反而堆积了营养盐, 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其他的辅助条件没达到多活石所需要, 导致出现系统不健康, 反效果.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认为, 柏林系统不只是单单的活石系统, 还有很多辅助性的条件要考虑.

以上一点个人的愚见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0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LZ在减少活石以后NO3有没有自然降低?

我认为活石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其有利于细菌生存的微孔结构和自带来自海洋的丰富天然菌群,要好过陶瓷环+人造硝化细菌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2: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原来DENNY又有新作发表
等我静下心的时候慢慢品味一下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1 16: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denny兄辛苦了!
文章很有见地,拜读了。期待后续。
同时也弱弱的说一声:强光,强水流,强化氮对于传统FO缸同样重要。
强光有利鱼儿保持靓丽的体色,这点同高PH,KH保持鱼儿体色一样重要。
强水流对于水体的交换,带走鱼儿的排泄物,让鱼儿冲浪运动,保持良好体质,抑制低等藻类生长等有着极大作用。coolfish兄的FOT主缸也就700升水体吧?用的是PJ11000。不同于柏林系统的乱流,是环形流而已。
强化氮对于高密度的FOT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柏林系统。
班门弄斧,插了一句嘴。希望DENNY兄和其他大大们不要见怪。
 楼主| 发表于 2008-5-21 17: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SZABC兄,我虽然间间断断玩过几段FOT,不过很保守很失败很吝啬很怕死很无聊很白痴。因为RT被我乱搞几下瞎研究出了问题还可以补救,FOT出了问题鱼鱼就立马死给我看。所以我对于FOT其实是个白痴
发表于 2008-5-21 20: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学习中
发表于 2008-5-22 0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记得有个意大利缸似乎验证了LZ的说法。
主缸无活石,只有珊瑚基石。底缸有一个装沙容器和几块活石,估计是提供一个有限范围的菌床。
问题的关键我认为还是生物与活石数量的平衡点,但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公式,更多要靠经验和探索了!
发表于 2008-5-22 1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大海需要化氮么?需要刻意造流么?需要优质活石么?

发现浅海,或者靠近人类居住的海边,海水总是没有深海干净。

为什么?---人就是最大的污染。近海人类排泄物乱放,高密度养殖等,造成海容量不够,无法及时处理垃圾。海里可都是高品质活石,自然造流了,为什么也这么容易污染?

根本原因:密度问题。密度带来的效应远远大于器材好坏带来的效果,过高的密度下,再好的循环和一般的循环带来的效果提升实在微不足道了。

所以总结一句话,在人工条件下玩海水,还是缸大一点吧,东西少一点吧,再怎么折腾理论,该死的还是会死的。

[ 本帖最后由 zm189326 于 2008-5-22 12:23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2 1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看完第三篇,慢慢总结
发表于 2008-5-22 2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太好了,好像很对我现在碰到的问题,谢谢前辈
发表于 2008-5-23 0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柏林系统中,最重要就是石头上的生物群了,蛋分反而是次要的(说的绝对点,不要也可以).关键是你缸内总的排污量和缸内总的生物群能处理污物的量是否达到了平衡(我指的是氮循环的最终平衡,而不仅仅是NO2转化为NO3),生物群能否发挥最大作用,和你缸里的水流有很大关系的.蛋分可以帮助去除些有机残屑,但最终的平衡,还是要靠生物群,

平衡完全建立起来要3个月的时间(NO2转为NO3一般1个月内就可建立).  如果你缸里NO3持续走高,那不是生物饲养密度有问题, 就是缸内平衡还未建立,和蛋分没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FishNemos 于 2008-5-24 14:19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3 01: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就这个贴来看, 感觉楼主发贴的目的可能根本不是真的想讨论柏林系统,只是想借着柏林系统这个话题来抄作蛋分等器材的重要性. 楼主可是高手,对柏林系统还需要我们来教他?

论坛嘛,大家对此也应该习以为常了,别把这贴看的太过认真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FishNemos 于 2008-5-23 01:33 编辑 ]
发表于 2008-5-23 11: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原帖由 FishNemos 于 2008-5-23 01:29 发表
就这个贴来看, 感觉楼主发贴的目的可能根本不是真的想讨论柏林系统,只是想借着柏林系统这个话题来抄作蛋分等器材的重要性. 楼主可是高手,对柏林系统还需要我们来教他?

论坛嘛,大家对此也应该习以为常了,别把这贴看 ...


楼上说的这话未免过于偏激了吧,我认识DENNY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是个很喜欢钻研的发烧友,发这个帖子完全是总结自己养鱼的心得为广大鱼友提供一个借鉴,勿论观点正确与否,都是出于对海缸的热爱,他的这种钻研精神我佩服都来不及,你还这样出言不逊我实在看不过眼。
DENNY是纯粹的发烧友,与炒作器材根本粘不上边,请不要以一个愤青的观念去对待一个能静下心长篇大论地阐述自己的研究心得的海水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是呀,论坛嘛,总有人爱把爱心义卖骂成促销炒作,把技术讨论当成商业推销。我也已经学会对此习以为常。
发表于 2008-5-23 1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小弟也支持一下。
在目前论坛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能够如此平和而娓娓道来地阐述自己想法的文章真是太可贵了。

勿论现在的论述在若干年后看来是否准确,但小弟看到中国海水前进的道路上有denny兄铺下的一块砖~
发表于 2008-5-23 1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冷水泼的太没水准了。虽然也存在没蛋分的缸,但试看RC的每月一缸又有多少比例不是怪物级的蛋分?蛋分在柏林系统中绝对重要。不然的话倒真可以省一大笔钱。
发表于 2008-5-23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说到根本就是要达到一个平衡,而达到平衡的途径应该不止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其实,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大家注意我的题目是“我眼中的柏林系统”,而不是“柏林系统真义”,“柏林系统精粹”之类的命题。
  我很清楚柏林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全世界没有一个柏林系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柏林系统为基础的鱼缸,有着不同的生物种群,有着不同的水质,不同的照明,和饲主不同的维护习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很多人通过不同的手段可以实现自己需要的目标。
  而我仅仅是把自己这些年来总结出来,认为在目前的设备条件下,可以让我自己比较轻松实现目标的一种办法。但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着更多我没有掌握的更好的方法。
  而且,我“眼中的柏林系统”,一定跟50年代提出的柏林系统理论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时有这么优质的造流和化氮,有这么优秀的照明系统和吸附器材吗?但时代在进步,水族技术在发展,我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已有的权威论点当作真理。
  如小志所言,若干年后,随着水族技术的发展,很可能我今天的执着看法也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3 1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下海2年,原理知道个皮毛,看完这篇文章,我认为可以让更多像我这样的小白明白更多知识,更能早日下海成功,感悟海水的精髓,无论对与错,这将是更多海水事业的发展里程之一.

顶!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而现在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净下心来以这种龟速的方式完成各篇。很多观点和论据是在不同的篇章中提出,最终融为一套互相配合的理论。它们会逐步展现在大家眼前,但没有通篇完成前,请暂时不要凭其中的一个观点提出异议,因为有些看起来有缺陷的观点,我会在其它篇幅中补充修正的方法。小结篇中,我才会提到最终寻找平衡点的方法。
发表于 2008-5-23 1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设一定饲养量总的需要处理的有机物为T
蛋分能处理的为量为S
活石表面能将其转化为NO3量为B
活石内部能将其反硝化的量为A
我认为的平衡点为:(T-S)<=A<B
而一般NO3高的缸可能处在A<(T-S)<B

T与总生物量,造流有关
S与蛋分能力,造流有关
A,B貌似只与活石数量和质量有关,其实其直接的与造流有关,间接的活石数量又影响造流的效果。(因此我认为造流是第一位的)
所以添加一块活石,平衡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确实需要更多的经验,或者极度精细的计算。

根据LZ理论A永远小于B
当(T-S)<=A,我认为长时间的由于反硝化菌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可能会逐渐死亡。由此平衡点会变化,而造成活石向死石发展。所以酒精法或者定期添加一点新鲜活石可以维持A的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4-11-13 09:09 , Processed in 0.079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