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海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楼主: maggie96521

新整理的美国开缸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8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才看到,真是幸苦了,整理的这么多这么详细。其实和国内的方法非常类似。至于为什么国内要开灯爆藻,我总结了两个原因:
一个是国内活石颜色普遍发黑发绿,不存在长藻了颜色变差。
另一个就是藻类大量的吸收NO3,普遍流行的理论是,开缸不仅仅是要氨和亚硝酸盐没有了,硝酸盐也要严格控制。硝酸盐降低最有效的就是靠藻类去吸收。而且很多不喜欢底沙,认为底沙沉积垃圾而且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一旦翻动会导致水质急剧波动。所以反消化细菌不多,ATS和藻缸也应运而生。
藻类繁殖吸收NO3很有效,但它的一个副作用是也会吸收大量微量元素,所以需要经常换水来补充。这也是国内需要经常换水的原因。
至于换水导致了菌类减少我倒是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还是有大量的菌是吸附在固体表面。
回复 支持 6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0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namelessxr 发表于 2016-2-18 18:41
才看到,真是幸苦了,整理的这么多这么详细。其实和国内的方法非常类似。至于为什么国内要开灯爆藻,我总结 ...

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前几天有位大神帮助我解决了我的疑问,开缸的方式其实还取决于活石的品种。那位大神告诉我,国内的活石多数是海底炸出来的石头,而我们用的活石其实是鱼商们养好的死珊瑚骨,珊瑚骨的天然镂空的结构,可以给硝化菌提供非常多的附着空间,一旦硝化细菌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是天然的过滤环境了。而石头的最大缺陷自然也是结构上不能附着太多的硝化菌,所以需要大量的藻类来消化,您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之前有个鱼友一直跟我钻牛角尖,说我的活石从海里捞的,其实真不是,就是死掉的大型珊瑚骨,鱼商加硝化菌重新养过的,所以我们买的活石如果中间不要耽搁太久,就是可以直接下生物的,不需要养水,鱼商们进货后,必须自己养水几周后才拿出来卖的,他们还会做处理,把里面的生物去除,当然,最忧伤的就是价格了。也有很多这边的鱼友,买死珊瑚骨自己养水,价格可以减半。附两张图片,中间的是汤加活石,背后的是斐济活石
092641mmmmmujjm0i9mm8u.jpg
092641nn8wdnrqwyzdzbgn.jpg
回复 支持 6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0: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好文章,力挺
回复 支持 6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9: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好文章,虽然我没严格按程序操作。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2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白山
您好。请问美国有1.010治疗白点这种方法吗? 您能谈谈关于低比重治疗白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2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长春
这是国外专家吗?谢谢交流,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0 23: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dangersun 发表于 2016-2-20 23:38
这是国外专家吗?谢谢交流,辛苦了。

不是专家,只是初来论坛就翻译一篇文章给大家参考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2 1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请问死石开缸要多长时间,按你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2 23: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zwx610 发表于 2016-2-22 19:30
请问死石开缸要多长时间,按你的方法

楼主是活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0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zwx610 发表于 2016-2-22 19:30
请问死石开缸要多长时间,按你的方法

我的方法适用于用干的死的大型珊瑚骨架,加硝化菌,一般两到三个月。但是不是非常清楚国内用的海石,石头的资源不一样会决定鱼缸的系统稳定性,如果可以买得到,其实买大型珊瑚骨更好,里面是天然镂空的结构,可以繁殖大量的硝化菌,一旦系统成熟,只要你的鱼缸生物负担不要太重,普通藻缸就可以了,不需要ats的

http://www.bulkreefsupply.com/brs-tonga-branch-dry-live-rock-1.html
011824zxexy2xifzmfnym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1: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6-2-23 01:18
我的方法适用于用干的死的大型珊瑚骨架,加硝化菌,一般两到三个月。但是不是非常清楚国内用的海石,石头 ...

好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5 00: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5-11-18 17:26
响应一些鱼友的请求,我新整理了,这边鱼友的开缸指南。
其实这边很多的鱼友,都有超过30年的养海水鱼的经 ...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6 15: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5-11-18 17:26
响应一些鱼友的请求,我新整理了,这边鱼友的开缸指南。
其实这边很多的鱼友,都有超过30年的养海水鱼的经 ...

没有提示什么时候可以开灯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cby84898573 发表于 2016-5-26 15:17
没有提示什么时候可以开灯喔

入生物的时候就可以正常开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6-5-26 16:49
入生物的时候就可以正常开灯了

意思是,从兑盐,到放虾,放活石,加硝化细菌,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开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2: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cby84898573 发表于 2016-5-27 08:35
意思是,从兑盐,到放虾,放活石,加硝化细菌,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开灯?

嗯,我们都是这么做的,这样是死石或者半死石,活石养水一周就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7 1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6-5-27 12:59
嗯,我们都是这么做的,这样是死石或者半死石,活石养水一周就差不多了

如果不放虾呢?觉得半死的石头应该会有很多生物尸体吧。另外想问一下,前期这一个月细菌可以慢慢的将一部分氨转NO2,再转NO3。最终缓慢的反硝化成为氮气。这里我有个疑问,反硝化是很漫长的过程,3个月估计也不够形成一个稳定的。这时候期间No3不会过高吗?另外PO4是没有办法被移除的,蛋分不开,也没有吸附磷的材料。要如何控制PO4呢?尤其在开缸下鱼需要开灯的这段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0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系统,三个月是必须的,不过一般这样养水一个月到两个月,水体已经基本稳定了,如果直接下活石,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周就可以了,开始的时候no3确实会高,我曾经最高到50,但是会在换水的过程中降低,我而且有开煮豆机,现在的no3基本低于2,po4我用的是活性炭和gfo,这个吸附能力太强了,所以我真心不建议有珊瑚的时候突然用,因为它真的可以一两周就把po4降到0,很多珊瑚抗不住波动就会死掉,所以有生物,只能一点一点的逐渐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8 08: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maggie96521 发表于 2016-5-27 12:59
嗯,我们都是这么做的,这样是死石或者半死石,活石养水一周就差不多了

收到,刚好要开一个缸,这个方法可以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0 1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下一次有机会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1 0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楼主翻译辛苦了,先留个记号,以后慢慢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MF海水观赏鱼网 ( 琼ICP备12003277号 )

GMT+8, 2025-4-10 04:50 , Processed in 0.0991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