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见很多鱼友谈论到自己的缸出现了菌种失衡或老缸综合症,个人因为经历过一些古怪现象,有一些思考,所以写出来跟朋友们分享,希望能跟鱼友们有更多交流,逐步总结出更有用的东西。
都是一些个人看法,不登大雅之堂,欢迎鱼友们批评指正。帖子中的图片部分引用自鱼友的帖子,如有版权问题请告知我。
一、菌种失衡或老缸综合症的表现:
1、所有可以检测的指标均达标,KH,Ca,Mg,K,I,Cu,No3,Po4,全部都达标,但是珊瑚状态不好,SPS咖啡、痩、不出毛、色浅、各种脱。
2、缸内明显可见藻相单一,例如不长藻只长褐色的菌膜(可被水流吹卷成棉絮状,见下图1),或者遍布白色的分不清是藻还是真菌的细毛(见下图2),或者某种单一的藻泛滥覆盖全缸(最常见是小羽毛、红丝藻和一种绿色的丝绒状藻类,见下图3)。
不正常的藻相的统一特点就是——这些藻或者真菌、细菌显得很脏,而且它们真的是用茂密的绒毛或者粘液在水中收集碎屑,脏乎乎地越聚集越多,极具侵略性。
而正常的藻相,应该是缸中并存和谐多种侵略性不强的藻类,并且不同的鱼儿爱吃几乎每种藻类。
下图是鱼友缸中比较正常的藻相,虽然过度训饵导致有红泥,但是仍然存在鱼儿爱吃的绿色低等藻与红泥并存。
再来一副图,丰富的藻类,多种高等藻类并存并且颜色翠绿适度生长:
正常的藻相下,石头应该是干净健康的,不会被菌膜、细毛、垃圾藻侵占,也不会被灰尘碎屑覆盖。当石头显得很脏的时候,就要开始小心了。
3、缸内常见浮游生物绝迹。扁跳虾蛋白虫都找不到。
二、导致菌种失衡和老缸综合症可能的原因
首先要说的是导致菌种失衡和老缸综合症可能的原因并没有严谨的数据可以准确证实,所以以下的都是个人的思索。看帖请自行思考。
1、系统温度、盐度、元素的冲击
稳定而接近自然环境对于海缸而言是重要的运行保障。如果曾经遭遇过系统温度、盐度、元素的巨大冲击,将很有可能导致系统中某个或者多个生态环节的弱势乃至灭绝,从而逐步导致生物链的崩溃。
我们都会比较关注那些漂亮的珊瑚和鱼类,但是往往忽视了缸中起着作用重要却看不见的微藻、有益菌、浮游生物。过度的添加或者猛烈的系统冲击往往导致某些藻类、有益菌、浮游生物的崩溃,进而导致生态链的断裂。水中的碎屑和养分没有有益但脆弱的生物协助分解吸收,却成为了某些极易泛滥侵略性极强的垃圾藻、细菌、真菌的食物和养分,恶性循环之下导致藻相惨不忍睹。
PS:我的缸在去年一月因为夜间跳闸停电经历过一次低温冻伤,从那次冻伤后,就开始轻度出现褐色菌膜,一开始还以为是营养盐过高导致的褐藻,于是加强使用压低NO3的手段,不见效之余,珊瑚还日渐妖异色浅消瘦。。。。。。
2、添加剂、药物、重金属沉聚的影响
为了珊瑚颜色漂亮,我们往往在鱼缸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但是每个海缸的生物都不一样,而商品添加剂都是复合成分,会有出现补充某种元素时导致另外一种元素过量的可能性。很多的微量元素过量后,对单细胞生物、无脊椎生物都是致命的杀手。
药物就更加不用说了,为了治疗鱼病和珊瑚虫灾,不得已使用药物,往往是在杀灭害虫和致病细菌的同时也导致缸里其他脆弱生物的灭亡。
自来水、空气粉尘中的重金属也会在海缸逐渐沉聚,如果未使用析出装置,换水量又不够,那么它们也迟早有一天会达到一个致命的浓度,而导致缸内菌相和藻相的单一,只留存最顽强的品种。
PS:我的缸之前一直使用自来水,经历过滴定设置错误一次滴完4升镁溶液,插错滴定管把钾当镁溶液滴了几天等情况。尤其是钾不小心被滴高了以后,扁跳虾全部消失,缸内观赏虾蟹也阵亡不好,甚至出现养定几乎一年的鱼在抢食时心脏骤停当场暴毙。。。。。。。。。。。另外,之前中过扁虫,各种扁虫药水没少往缸里加。。。。。。。。。。
3、盲目添加碳源
个人曾经使用过碳源添加,二锅头、白糖、蜂蜜都曾经使用过。它们确实可以极大压低缸中可检测的NO3指标,但是它们同样会导致细菌类占据优势地位,而藻类和浮游生物在长时间不当使用碳源后逐渐消亡,最终缸内出现菌相和藻相单一的后果。
使用碳源,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4、不当使用了某些吸附剂或者品牌添加
完善的生态需要的是均衡的营养,有时我们为了压低某个指标消除某种现象,往往使用吸附剂或者添加剂。而这个过程其实与使用碳源是类似的,某种指标低于阀值而其他指标还在正常值,将导致需求均衡养分的生物(通常都是不算太丑不具太强侵略性的品种)消亡,而某些生命力强悍的生物存留(例如顽固的垃圾藻、细菌、真菌)。
PS:之前曾经使用各种品牌增色药水和粉末。。。。。。。。现在已经全部停止使用!
三、常见的菌相和藻相的调节误区
菌相和藻相一旦失衡,系统将变得非常丑陋,到处都被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种东西覆盖,看起来脏的要命的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着手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很多鱼友太过简单地使用了“所见即所得”的手段。例如使用除藻水、加大吸附剂用量、加大碳源投放,甚至添加抗菌素。。。。。。。。。。在某些情况下,这类手段往往虽然在短期貌似见效,但是却会导致系统继续恶化至不得不翻缸的地步。
另外一些鱼友对“所见即所得”以毒攻毒的方法有一定戒心,往往使用减少喂食,减少存留,加大排出的手段。每天只喂一点点甚至完全不喂,缸内水流很猛尽量让碎屑无存留,再把蛋分调得很湿,使劲往外打。所谓的“少入多出”。
“少入多出”对于新手是蛮好的办法,至少它比较简单而且有一定成功机会。但是对于已经满满一缸SPS的老缸,它未必能奏效,甚至。。。。。。。。。。导致本就被菌相和藻相失衡摧残得瘦骨嶙峋的SPS因为NO3和有机食物的极度匮乏而更加虚弱,最终死亡。
仔细去翻阅论坛的老帖,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有若干的老手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菌相藻相单一,使劲再压低营养盐希望能消除垃圾菌和垃圾藻,结果不想看见的东西还没消失,辛苦养活了几年的sps倒相继阵亡了。
个人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营养盐压到根本检测不到,压到藻都几乎死光了,菌膜还没消失,而SPS却已经严重脱藻变白变咖陆续虚弱致死了。
也许有鱼友还会想到生物控制法,不过。。。。。。。对于菌相和藻相失衡后最终存留的那种垃圾生物,自己闻一下就知道不会有任何生物吃它们的。。。。。。。。生物还能控制的,就还没到失衡严重的阶段。
四、个人采用的解决方法
在经历过小输入大输出,系统却仍旧几乎不受控地恶化的情况,冷静下来做了仔细的思考。低输入高输出,今天把菌膜压下去一点,明天又出来更多的菌膜,然后又见到SPS被菌膜覆盖缓慢腐烂,好像SPS死光之前菌膜永远不会停止,而绿色非侵略性藻类和小浮游生物却迟迟没有出现。
思考之后,感觉小输入大输出就像医生看病时给久病虚弱的患者禁食下猛药,症状可以抑制,但是病症一直没有消除,而且患者还营养缺乏越来越虚弱。
很多老手都建议我更换掉底缸的活石,引入新鲜活石,重新带入一批生物来引导系统走向平衡,甚至干脆翻重新建立系统。这其实也是医治防治老缸综合症公认最靠谱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更换活石,而是在原系统上采取了一些调节手段,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的方法说起来蛮简单,“大输入大输出,保证生物营养,吸除有害菌膜;给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创造更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
大输入大输出,保证生物营养,吸除有害菌膜,具体说起来就是加大鱼类喂食量,并且每日持续喂珊瑚。由之前的一天喂一次鱼,增加到每天喂四次,并且每次喂食量加大。另外,每日夜间用研碎的海鱼内脏和鱼饲料喷喂珊瑚一到两次。喂食量加大以后,系统内本就存在的那种失衡菌膜一开始也急剧增多,没关系,下水加滤袋,每日用鱼捞和吸管清除一下,配合以每日洗几次滤袋,尽量将它们清洗出去。蛋分也相对之前稍微调湿,打出更多脏水。
给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创造更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具体说就是绝对停止碳源的投入避免细菌抢占优势地位(停用含有淀粉的热带鱼饲料),在缸内投入了一颗铁钉以促进藻类生长,在发现水不那么清澈的时候就适当延长光照,让藻类而不是细菌去吸收那富含的养分。
另外,完全停用了任何微量元素添加剂,仅仅滴定最传统的钙、镁、KH。系统缓水流处用打孔的小瓶子挂了一茶匙活性炭,吸收之前可能存留的重金属和药物残留。
采用这个方法半个多月后,明显见到一些白化或者咖啡到濒临死亡的sps恢复出毛,恢复颜色。缸内藻相也逐渐丰富健康,菌膜逐渐消失,浮游小生物如蛋白虫、扁跳虾也开始变得常见。
五、未尽之言
说了那么多,可能有朋友说——你的缸才一年,何来老缸综合症。
可能还有朋友说——我从来没有遭遇过事故,也没有下过药,为什么我也遇到老缸综合症?
个人认为,所谓老缸综合症是一种貌似指标全部达标,但是系统就是脏脏的或者过度干净的养不活很多东西的一种无奈的表述。它应该是系统内严重失衡,物种单调,菌种和藻种严重失调的一种现象。而导致这种失调,未必需要“老”缸,也未必一定需要明显的事故和冲击。
自然生态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我们玩海缸其实是在维持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微妙的不断移动的,所谓“失衡”的“平衡”,其实还是平衡的,不过它让我们的鱼缸丧失了观赏价值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