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洋资讯 | 生物资料 | 技术资料 | 美缸欣赏 | 企业名片 | 论坛  
 
  >资料首页 > 揭秘—新手下海少走弯路的秘密之鱼缸篇
 
揭秘—新手下海少走弯路的秘密之鱼缸篇
作者  大咖     来源  海友网

曾经,我也是个新手;曾经,我也被坑过;曾经,我也交过无数学费
今天我想总结一些经验分享给鱼友们,少交点学费多买点鱼,多好

知道吗?很多人在下海的时候其实第一步都走歪了!
要问第一步是哪一步?我要告诉你,就是选鱼缸这一步!
选鱼缸或者说设计鱼缸,我个人认为是下海最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走歪的一步,最可怕的是这一步走歪了,以后很难再矫正过来,除非你换缸!
希望看完我码的这些字以后,能帮助各位鱼友伙伴,下海第一步千万别走歪了!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尺寸问题,先拿珊瑚缸来说
还记得几年前,当我被鱼店里的飘逸的珊瑚,五彩斑斓的小鱼吸引的挪不动脚步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要下海了。
当时找到一个商家来给我做鱼缸,因为我不懂,商家更不懂海水鱼缸需要注意的地方,几乎是完全按照淡水缸的思路来做的,结果这个鱼缸后来越玩越觉得别扭,越玩越觉得得换个缸
哪里出问题了呢?可以说哪里都出了问题,几乎一无是处......
1、首先说说宽度。缸深不如景深,相信很多鱼友在选择鱼缸的时候都是按照家中预选的位置来进行尺寸选择的。我看到过很过新手区得帖子,都在问宽度40行不行,宽度50行不行,我想说多宽都行,但是不比不知道,当你的50宽度的缸看习惯了,再去看别人70甚至80宽度的缸的时候,你会感觉为什么几乎同样的珊瑚同样的状态,别人的缸怎么那么壮观那么震撼?这就是景深的关系,具体什么是景深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我们只研究尺寸。很多鱼友会说,我也知道缸越宽越好,可是我家放鱼缸的位置旁边的桌子柜子什么的都是50宽呀,如果鱼缸比它们宽出来一块会不会很难看?我想告诉你,除非你是强迫症患者,否则鱼缸比周边的家居宽一点出来,一点不影响美观,甚至别有一番风味呢。所以各位,大胆的放宽你的鱼缸吧,反正我们不是强迫症,哈哈哈
2、再说说高度。我想珊瑚缸的缸体高度一般不超过60,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甚至是尝试,但是为什么不能超过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大体上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跟大家分享。第一个是安全系数上的要求,初中物理都学过,水位越高压力越大,所以高缸都要加上拉筋才安全牢靠,可是拉筋真的很影响美观,为了不拉筋,高度尽量不要超过60这个线。第二个原因是灯光。水会阻碍光线的传播,而珊瑚又需要光合作用,如果缸太高,位于高处得珊瑚光照可能比较理想,而底部可能就光照不足了,这一点显而易见。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维护了,之前我有一个鱼缸是45厘米高,站着一伸手就能够到缸底,对于我这种手贱党,没事就喜欢伸手进去折腾,缸矮真的方便。而另外一个60cm高的缸,我就很难站着够到缸底了,为了维护经常都要搬个凳子才行。所以,珊瑚缸的高度尽量控制在60cm以内比较好,个人认为最佳高度是50cm。
3、再说说长度。其他长度不说,如果要我评选最奇葩鱼缸长度,那我要选80cm长。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灯具选择比较困难,大部分灯都是按照60、90、120、150这样的尺寸来做的,80cm长度的缸选60的有暗区,选90的又长一块出来,好尴尬。另外可能是个人审美的关系,我看到80长度总感觉很别扭。


鱼缸尺寸选好了,下一步就来到了上下水的选择上面。这一部分犯错的鱼友就更多了,今天要好好探讨一下上下水的种类和选择。希望鱼友们能够多多补充。
鱼缸有背滤有底滤甚至还有人玩上滤或者滤筒甚至裸缸等等,但是个人认为除了底滤以外其他都只能当检疫缸用用,或者就是闹着玩的。所以暂时不研究,今天就说说底滤缸的上下水选择问题。

一、上水选择篇:
1、上水管粗细的选择。很多人纳闷了,上水管还要选?那当然了,我的第一个缸,500多L的水体,做缸老板按照淡水缸思路,想当然的给走了一个20mm的上水管,一开始没觉得怎么样,后来觉得水泵不给力,换了大泵以后却发现,泵得功率和流量比以前大了一倍,但是出水量却并没有大多少,而且泵得噪音还变大了。这就是因为上水管太细了,水泵有劲使不出来造成的。可惜是内溢流的方式,上水管是改不了了,越玩越别扭,最后索性换缸,交了大把的学费才学到这么点知识。我们通常认为在考虑到虚标、扬程等因素影响下,海水缸的水泵流量尽量做到水体的10-20倍左右,lps缸可以小一点,sps和fot可以大一点,流量越大过滤效果越好,甚至可以替代造浪造流。所以换算一下,60的缸大概200多升水,需要5000L的泵;1.2米缸大概500多升水需要10000L的水泵,1.5米缸大概800多L水体,大概需要16000L水泵,以此类推。而根据某品牌水泵的设计师大神的说法,3000L以内可以用20mm上水管,5000L以内可以用25mm上水管,而5000L以上就要使用32mm甚至更粗的上水管才能发挥水泵的作用和威力,否则就是光费电不干活还影响水泵寿命了。所以,上水管的粗细,你会选了吗?
2、出水口数量的选择。常见的出水方式有单泵单出,单泵双出或多出,双泵双出和双泵多出,其他方式暂时不说,都差不多道理。到底怎么选?其实没什么定式,全看个人喜好。如果要出水猛一些,就单泵单出。要缓一些就单泵多出或者多泵多出即可。但是你如果是一个小流量的泵,还搞好几个出水口,或者管子选细了,还选择多出水口,那就和小孩撒尿一样啦,哈哈。
3、出水口方向和位置的选择。出水方向一般有三种,水平、45度、垂直。大部分人选择水平,因为我们在水面附近相对珊瑚较少,不容易被吹飞,如果45度,最好水流缓一些或者做一些规避,一般不推荐。垂直出水在珊瑚缸中并不推荐,原因显而易见。但是大号的FOT缸我却要强烈推荐垂直出水了,这一点可能很少有朋友会关注。
FOT缸我们最不喜欢看到什么?当然是角落里面的粪便堆积啦,这些角落往往在远离溢流的一侧,所以很多人会在一些死角增加造流或者造浪,让水流冲走粪便,让缸看起来干净清爽。但是很少有人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死角?原因是水流并没有循环起来,我们空有一个甚至多个大流量的水泵,却因为出水口位置和方向的选择,而没有让水充分循环起来,这不是浪费吗?还要加上造流,一方面是费电,一方面多个东西再多一根甚至几根电线,太影响美观。尤其对于一些屏风放置的缸,在远离墙面的一侧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观赏面,但是加上造浪跟电线太有碍美观。怎么办?其实只需要让出水口在下水口得远端,并且垂直向下出水,就可以很好的让水流循环起来,让鱼缸不再有死角,就不需要再增加设备,又美观又省电,省下的钱买两条鱼多好。
4、出水口高低位置的选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出水口在水下,少部分也会有出水口在水面以上的情况,一般出现在45度或者垂直出水的情况,为了造成气泡水柱效果,不适合海水缸,都是淡水缸的设计,千万不要这么做,会有噪音也会有水花盐渍。重点说说出水口在水面以下的位置,这也是很有讲究也容易被忽略的。太接近水面,必然产生水花飞溅,盐渍到处都是。太深就是容易冲击到生物。按照我的经验,出水口的上沿至少要低于溢流口的上沿5cm以上,控制在5-10cm左右比较合适。当然也要看水泵流量,大流量就深一点,小流量可以相对浅一点,反正深了没毛病,别太深就好。浅了溅起水花,轻则灯盘上全是盐,重则水花进到电路,造成短路事故。
5、能看得见的水管颜色的选择。颜色越深越好,颜色太浅,一方面容易被觉察到不够自然,一方面后期长藻以后对比太强会非常难看,比较推荐深灰色的颜色,白色最好别选,蓝色红色个人也并不觉得美观。深色管子,尽量设计的隐藏一些,让人不知道哪里在出水,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生物上面最好。
6、止逆的处理。在水泵停转的时候,因为虹吸的关系,主缸中的水一定会有一部分从上水管回流。一般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个是止逆阀一个是管路打孔,其中打孔的效果好一点,但是也有局限。只有当出水管有高于最高水位的部分存在,这部分完全裸露的情况才可以打孔,要保证小孔在水面以上。同时打孔位置选在背光面,保证小孔周围不会长藻造成堵塞。至于一些水管整体低于水面的情况,就只有选择止逆阀了,但是止逆阀被卡住的概率太高了,大部分止逆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失效,需要经常清理,实在麻烦。还有一种止逆方式,是对于垂直出水的,可以调整出水口位置稍稍没入水中,不产生明显气泡水柱即可。一旦泵停掉,也不会由多少水回流。
7、总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先留着以后想起来再说

二、下水选择篇
1、下水管的选择。选下水管一个是选粗细一个是选数量。记得以前有位前辈在一个帖子里面有一张贴图,标注了在自然压力下,管子的粗细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很多人都选择了比实际需要更粗的下水管,虽然流量有保证,但是也同时占用了宝贵的空间,阀门也不好调整。所以下水管的选择,以够用为准。具体的流量和尺寸的关系那个表我真的找不着了,谁要是有收藏麻烦一定贴出来,我也特别想保存。至于说下水的数量,个人还是推荐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双下水的。我的一个朋友刚刚开缸,下了一跳鱼之后就出门了,结果一回家傻眼了,满地都是水,鱼也不见了。起初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给下水管拆开才发现,那条鱼悲催的跳进了溢流,死死卡在下水阀门的位置,身体都快折断了,死状很惨烈。如果这个缸是双下水,鱼可能还能抢救一下,水也不会全部漫出来。我在设计双下水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细一个尺寸的管,为了节约一点空间和成本,不一定要学我。不过我也会把副下水的出水口高于底缸水面,同时给下水溢流内水位调高,让下水静音。
这样一旦下水不畅,副下水开始工作,就会明显听见水流声,提醒我主下水堵了。我的主下水是会套滤袋的,溢流水位调整的比较好,一旦副下水有水流声了,就意味着我该洗滤袋了,兼职就是一个只能提醒系统,呵呵
2、下水阀的选择。下水阀有好多种,最常用的是球阀,优点是便宜,缺点是太难调整。在这里给各位推荐一种最近正在被大家使用和关注的阀门,隔膜阀。如果不知道什么事隔膜阀,可以去某宝搜索一下,这个阀的特点就是可以做到微调,阀门拧四五圈才能完全封闭,这样就可以一点点的调整溢流槽水位,做到几乎完全静音。缺点就是阀门即使全开,也等于是关闭了至少1/3的,这个和他的结构有关。所以如果使用隔膜阀,那么下水管要比上边说的够用的那种粗一个号才行。用了隔膜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噪音啦。说到这里再提一下溢流内水位的问题,水位应该高到刚刚好没有噪音为止,这个水位可以画条线,就是最理想水位。而不是越高越好,原因显而易见,不讨论了。
3、下水口位置的选择。有很多人喜欢把下水口上插上管,让溢流内水位上升,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果不通过阀门调水位,而单靠一根管子控制水位,只会带来呼噜呼噜的吸气声,最后还得靠阀来调,何必呢。同时管子占用了溢流内空间,溢流底下的脏东西什么的不好打理。所以推荐大家选择下水口不插管的方式,完全靠阀来控制水位。但是这样容易掉进去东西堵了下水,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副下水管,以防万一。副下水口上要插根管,管子高度略高于溢流内的理想水位。
4、下水溢流的选择。选择溢流经常是很多人的困难症结所在,大体可以分为内溢流、三合一、背包和外挂四种,外挂是无奈的选择,能不用就不用,这里重点说说常见的这三种,以及他们所适合的情况。
先说内溢流,好处是容易打理,不会占用缸外空间,对于靠墙放置同时鱼缸整体宽度受限的缸和屏风鱼缸来说比较适合,坏处就是会占用缸内的宝贵空间,造景会比较困难,同时影响鱼缸的整体性和美观。个人认为屏风形式放置的鱼缸,在靠墙一侧做内溢流,整体上比较协调。而对于靠墙的缸来说,能背包尽量背包吧,鱼缸内部空间本来就不大,再被溢流给弄没了一个角甚至是一整边,看起来不协调。
再说说背包溢流,这种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优点是容易不占用缸内空间,整体更加美观。缺点就是占用了一定空间,对于鱼缸位置比较拮据的人来说,背包溢流真的很尴尬。个人认为适合不受空间限制的鱼友选用,毕竟玩海水是为了美观,背包怎么都比内溢流美观吧。做背包有一个注意事项一定要特别小心。就是对于比较大的鱼缸来说,背包溢流一定要做的足够宽,太窄的话,强大的下水溢流会造成冲击,轻则产生气泡带来噪音,重则水花飞溅留下盐渍。还有背包不必做的和鱼缸一样高,一般来说有鱼缸高度2/3到一半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反水板可以做到背包里面。这么做的好处是容易清理背包内部底下的灰尘垃圾,如果做的很高,口又小,掉进去什么东西就弄不出来了。
最后说说三重溢流,就是那种一个大管子套小管子的,这种曾经风靡一时的溢流方式因为占用空间小而红极一时,但是却并不适合海水缸。一个问题是非常突兀,内溢流就像一堵墙,好歹墙后边是封闭的,没什么死角。而三重溢流就是根柱子,一圈都是死角,石头在上边也靠不住,鱼藏到后边也看不着。再有就是容易长藻,影响美观,所以不推荐。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使用,那就是一些鱼友用水泥等工具将整个三重溢流用石头包起来,做成一个石头山那样的,也很美观,就是麻烦了点。

三、总结。

上水我们要做到高效,下水我们要做到静音,整体要做到即美观又安全,总结完毕

今天来到了新手下海少走弯路的秘密之鱼缸篇的最后一章,来分享一下我对鱼缸底柜和底缸的一些看法和思路,希望能帮到大家


先说说底柜吧,其实底柜的设计和鱼缸的设计一样重要,原因就是你必须一部到位,以后要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底缸就不一样了,要换的话虽然麻烦点,还是可以换的。
选底柜或者说设计底柜,第一点你要考虑的就是尺寸,除非你有特殊的要求,长和宽一般来说都和主缸长宽一致。而高度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常见的底柜高度一般在800左右。可能一般淡水底滤缸的底柜就是这个高度,所以鱼缸师傅们做海水缸也是这个高度,而且800高基本大部分蛋分都可以放的进去。但是别忘了,我们这是海水缸,尤其是珊瑚缸,大部分高度都不超过600,800+600=1400,也就是说鱼缸整体高度也就一米四。这时候我们在欣赏鱼缸的时候都会做一个很不雅的动作,就是掘屁股......我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情况,反正我身高一米八几,我的第一个海缸底柜800,主缸500,整体只有一米三。刚下海时候痴迷的每天都要趴在鱼缸上看几个小时。那真的是趴,腰都快弯90度了,时间久了腰疼....所以以后在做鱼缸我都会设计成高柜,方便观赏。当然损失的就是不方便维护了,再维护经常要踩凳子了。具体高度看各位的个人喜好吧,反正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看鱼会腰疼了。
下面我们按照底柜的材料,可以简单的分为钢架、铝合金、木质三种,一个个来分析。后面再研究下烤漆、百叶门等细节问题
一、钢架。钢架的底柜是这三种材质中价格最便宜的,同样也可能是最难看和最不耐用的。原因很简单,海水的腐蚀性非常强,即使你是纯的304不锈钢(磁铁吸不住的才会是304),也耐不住海水的长期腐蚀。慢慢的开始生锈。而目前大部分用来做做底柜的钢材都是镀锌钢,价格便宜,具有一定耐腐蚀性,但是这是相对于淡水来说的,这点耐腐蚀性一般耐不住海水。不过好在钢架结构基本就是个框架,在底柜内部不会有很高的水汽,相对还能好一点,不过也正是因为是敞开式的,在美观上差强人意。尤其是锈迹斑斑以后,给人一种极不安全感觉。有的人会给钢架四周用木板做装饰,也会装上木门,这我会在后面的木结构底柜里面说。这里交给大家一个小技巧,适合最求低成本的鱼友。钢架做好以后,为了美观,同时为了省钱,我们可以用一种很少有人用的装饰材料,亚克力,来包围钢架,包好了以后整体效果也很美观。去你家那边的制作亚克力的店,根据尺寸切割亚克力板回来,上某宝购买磁铁胶带,就是那种胶带条,带磁铁功能的,粘在亚克力板上,然后直接就可以吸到钢架上了。又简单又省钱又美观。纯粹为了省钱的鱼友们可是试试看。
二、铝合金。铝合金的成本要比钢架高,同时耐用程度比钢架要强很多,其实并不是铝合金多么耐腐蚀,而是铝合金被腐蚀以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使得铝合金内部不被腐蚀。其他方面可以参考钢架结构,基本都是一样的。不过要是也想用亚克力板加磁铁就不行了,磁铁可不吸铝合金。
三、木结构。这个是今天重点要说的。而且可以说说的内容非常多,我不知道能不能把方方面面都讲到,我会尽量的
1、板式底柜。板式就是指使用的不是原木,而是加工过的板材,特点是价格便宜,加工方便,谁都会做,缺点是不耐用。一方面是底柜内的潮湿会慢慢损坏板材中结构,即使你用的是最好的板材也一样。另一方面板材本身的承重能力就比较弱,要不了多久支撑的地方就会开始变形。还有就是连接板材都是用的钉子,很容易就被腐蚀了,危险系数很高。我还见过用做板式家具的办法来作底柜的,就是用一些连接件来连接板材,那都是闹着玩的,求别闹。一般来说海水缸的底柜如果使用板材,都在里面的四周加上了框架,有的用的是钢材,有的用的是实木。但是都没办法避免板材本身的腐蚀,时间久了容易开裂,影响美观。
2、烤漆玻璃底柜。这种等同于板式底柜,只是在外围的木板上增加了一层玻璃,起到美观和外表防腐的作用。但是毕竟是薄薄一层玻璃,很容易会出现磕碰碎裂的情况,用久了就会破损难看,有时候耐用程度还不如就使用板材。
3、实木底柜。这才是我们海水鱼友最常用的底柜材质。根据连接结构的不同,分为螺丝钉连接和榫(sun)卯(mao)连接两种。螺丝钉连接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但是耐用程度相对也较低,因为毕竟连接用的螺丝钉存在被腐蚀的隐患。不过好在大部分螺丝钉都是深深的嵌在木头里面,除非你想要你的底柜能服役个几十年,否则螺丝钉连接的也未尝不可。另外一种榫卯结构,堪称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的这种木质结构,不需要使用一根钉,就可以把木材根据自己想要的形状连接起来,即美观又耐用。但是这种木匠手工技艺现在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这种结构的好处是绝对的耐腐蚀,甚至你的原木材质选择得当,平时维护得当的话,榫卯结构的底柜你能传承给你的孙子。缺点就是制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现在的人工费比材料贵,而且能找到好木匠做榫卯的也不容易。
4、关于油漆。当然只有实木结构的柜子才考虑油漆问题。油漆几种,喷漆、刷漆和烤漆还有搓色。其实我不是特别懂这些工艺,但是我都见过,也都买过用过,就简单说说。喷漆因为漆比较薄,没办法完全盖住木头的底色,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要的底柜颜色是和木头差不多的色,用喷漆就可以了,成本很低,一个木匠用的那种气动工具就能搞定。但是喷漆不环保,味道比较冲,得多放放味。刷漆可以把漆刷的很厚,最后完全盖住底色,但是刷漆很难做到均匀光滑,实际效果并不好,而且因为漆厚,味道更大,最好别用。最后说说烤漆,汽车烤漆很多人见过,要先打腻子,再磨砂纸,然后一遍一遍的喷漆,进烤房烤干。好处是颜色随意选,而且味道小,更环保。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极高,工期较长。有位鱼友做过一个实木榫卯底柜,但是那个木匠不能做烤漆,他就找了一个家具厂帮忙给烤漆,结果烤漆的费用比做柜子还要贵......最后说说搓色,一般是用于高档木材,搓色做成开放漆,看起来古朴典雅,没管大方。但是搓色工艺得一根木头一根木头的搓,木匠基本都不会做这个工艺。也就是说大部分搓色工艺的底柜只能用螺丝钉固定。而又搓色又榫卯的那就是最难得的极品了,自然价格也会非常高。
5、关于木材选择。我不是做家具生意的,我其实并不懂木材,但是我粗略的了解过,实木底柜常见木材,松木是最便宜的,特点是木材柔软有任性,同时松木有一定油脂,比较防腐。缺点是木结比较多,选不好材料的话容易开裂,另外只能做喷漆和烤漆工艺,没办法搓色。其实如果我们不是特别追求高大上的话,一个实木榫卯的松木底柜,表面喷漆处理,就已经是很好很好的柜子了。至于其他比较贵的材质,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他们大部分都可以做搓色,看起来档次比松木高得多。但是我觉得底柜也是一件家具,最好根据你家的具体陈设和风格来选择底柜的材质和颜色,做到协调统一最好。
四、门。鱼缸的门挺重要的,有的人选择一整张木板门,有的人选择百叶门。因为地缸内设备众多,水流凶猛,水汽蒸发式很严重的,如果不做好空气流通,容易腐蚀底柜中的设备和结构,同时不利于海水中CO2的扩散,造成海水酸化。所以大家尽量选择百叶门。百叶门又有铝合金的、假百叶、真百叶几种,铝合金的一般用在板式结构底柜上,因为颜色很难和板材一直,并不很美观,但是也没办法,板材柜只能用着一种百叶门。实木柜就可以用实木百叶门了,假百叶真百叶具体不说,实际使用上区别并不大,但是假百叶成本低,真百叶成本高,别被商家忽悠了就行。另外一点就是门的数量一般来说一扇门的宽度不超过50cm,要根据你的具体尺寸来设计门的数量,做到协调又美观,同时打开门之后又能方便维护底缸。最后提醒一下,柜子四周尽量都做上门比较好,可以让你的底柜具备很多扩展的功能也更加方便维护。
6、再有的暂时想不起来了,希望大家能够补充。

说完了柜子我们再来说说底缸吧。
一、底缸尺寸的选择。底缸的高度我们一般做成40cm左右,太高了蛋分进不去,也不好维护,太矮了容易水漫金山。根据你的底柜高度,差不多就行了,至于水位高度一般在30cm左右,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调整,这这里不研究了。至于宽度最好别可着底柜的内部宽度来,可以适当的在底柜前面这一侧留出来一点空间,放一些瓶瓶罐罐。尺寸上也不用太费精力。我们来研究一些更有用的,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
二、底缸材质的选择。大部分做地缸都是用的普通玻璃,其实鱼缸店做底缸大部分都用的回收的旧玻璃,也不用太考虑工艺,成本极低。所以地缸如果做的不满意,随时可以更换,不一定有一条鱼贵呢。但是有些人非要用超白玻璃最底缸,我只能说,要么是被忽悠了,要么就是强迫症,总之有钱任性,开心就好。你就算用水晶玻璃,长藻了都一个德行。最近还出现了亚克力或者不透明的塑料地缸,我不了解这种地缸的成本,但是肯定不如玻璃的方便,塑料的需要磨具,玻璃的只需要一把玻璃刀就可以做出各种形状尺寸了。
三、底缸的结构。我们一般来说给底缸按照功能划分为三个或者四个区域,再多了没什么意义。一般按照水流方面分为下水区——蛋分区——澡缸(FOT这部分是滤材区)区——上水区。其中下水和蛋分可以放到一起,这样能够省下一块反水板,节省出不少空间。这几块区域在设计的时候大小尺寸要按排合理一些,先设计下水和上水区,剩下的留给澡缸。我自己的底缸是三格,其中下水尽量在角落里,以免影响到蛋分,同时也好套滤袋。这一格我会给做成正方形,这样以后我如果升级蛋分时候,可以把最大的蛋分放进去。上水格我放在前面说,我一般按照水泵尺寸来设计,这一个格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格,一般来说你的水泵多长就给做成多长。上水格一般也是防止补水的地方,如果做的太小,水位很容易不稳定,而且稍微补水不及时就可能被水泵给这一格水抽干。但是做的太大,又严重浪费空间,因为这一格除了补水,一般不会放其他东西。第一和第三格设计好了,剩下的区域就是澡缸或者说fot的铝材区了,这里就很随意了,如果是澡缸,不用太大,够用就行,fot的话可以大一点,毕竟滤材多多益善。
四、干湿分离的设计。昨天还和以为鱼友简单探讨了一下底缸的问题,普遍有一种观点,底缸越大越好。而我的观点是,在够用的前提下,底缸并不是越大越好的。我们还要考虑缸内设备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干湿分离。现在的鱼缸设备都有很复杂的电路和控制器,如果再算上电线和插头以及补水等等,简直是一团乱麻,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了,也经常因为固定不好或者水花飞溅造成各种事故。所以很多人会在鱼缸旁边放一个小柜子什么的,把电线控制器插头等等都安排在小柜子上,这样其实并不美观。所以对于较大的底柜,我强烈推荐大家在底柜内设计干湿分离来存放这些设备什么的。可以在底柜的一侧立一块隔板,把底柜分成湿区和干区。湿区就是底缸的位置,干区用来放设备和各种控制器,论坛上很多大师有自己的干区设计方案,有很多一看就是电器工程师级别的,我也得向他们去学习。这样做可以尽可能的把鱼缸做的整体性更强一些,即实用又美观,还能给人很NB的赶脚。干区不用太大,够用就好了,干区得有一个自己的门,一般是底柜的侧门。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具体的走线设计什么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备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
五、补水缸(感谢鱼友提醒)
补水是日常每个鱼缸都需要做的事情,一个鱼缸每天的蒸发量是非常大的,要及时补充。很多人因为在设计底柜底缸的时候没有预留补水的位置,只能把补水桶安排在缸侧,影响美观。在我们制作底缸的时候可以可以预留一个单独的区域用作补水缸,具体的补水方法和用到的设备我会在后边的帖子里更新。做补水缸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方便平时加水。至于大小尺寸,在保证底缸各区域空间足够后剩下的地方就可以。用不着做的太大,加满了够两三天用就行了。也可以在干湿分离的干区做,这样更加灵活一些,自己把握吧。

底柜和底缸就说这么多吧,又没写到的希望大家来进行补充。

 

 262
 
网站首页网站介绍历史回顾 免责声明付款路线广告联系
© 海友网CMF 版权所有-未经网站同意禁止转载